餓
【综】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【综】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Jìng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【布】 台湾桃园有此姓(63,261)。【人】 径创波,1943年国民党陆军33师指导员(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新余、山东之沾化、
读音:Guǐwéi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鬼騩”云: “ 《路史》: ‘古帝有鬼騩氏, 后有鬼騩氏和菟。’ 騩, 一作嵬。”
读音:Jīngyáng【源】 ①战国时秦宣太后之弟封陉阳君,因以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。陉阳亦作泾阳(故城在今甘肃平凉山西40里(60,62)。②古帝颛顼之后有陉阳氏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
读音:chì mén叱门氏,改为门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读音:Shélǔ现行彝族姓氏。或作 “舍鲁”。今四川之峨边、马边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、马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yù dòu【源】 颛顼帝之后(8,60)。【变】 一作俞豆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《路史》: ‘颛帝后有愈豆氏。’ 《通志》作 ‘俞豆’。”
读音:Chí【音】 亦音Shǐ(75)。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及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à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当以善射雁者之后以为氏(60)。②汉时匈奴人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江西丰城(357)、北京、四川成都
读音:Yuān【源】 见《古今图书集成·氏族典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ǒu【源】①春秋时楚国人多以草名为氏,如芈氏、莠氏、蒍氏、蓝氏之类(60,62)。②或为莠尹氏所改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,其注“苋” 云:“楚国多以草名为氏, 如芈氏、 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