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ú

【源】 ①春秋时孔子弟子、卫大夫蘧瑗之后,见《姓源》(6,12,17,21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子蘧蒢之后,以名为氏(17)。③河南长垣有蘧伯乡,一名新乡,有蘧亭(87)。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黎阳、汲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息县(302)、内黄(365)、台湾南投(68,261)、四川彭县(28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蘧正,汉时曾任大行令(12,21)。蘧廷臣,明时江西贵溪人,隆庆中永安知县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卫大夫蘧瑗(字伯玉) 之后。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作“春秋时卫有大夫蘧伯玉、蘧瑷……” 视 “伯玉”、“” 为二人,误。)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蘧丘里即春秋时齐国的渠丘,在今山东淄博西。”望出黎阳、汲郡。

汉代有蘧正,太行令; 宋代有蘧法生; 明代有蘧廷臣,永宁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ào【源】 ①相传为古帝昊英氏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②相传为古帝少昊氏之后(1,6,12)。③相传为古帝太昊氏(即太皞氏,亦作太皓,一说,即伏羲氏)之后(17,62)

  • 读音:Ér【源】 或系耏姓所改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或为少数民族姓(62)。【布】大陆南方(91)、新疆阿克苏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耏门

    读音:ér mén耏门氏,宋有耏班,以守其耏门,故以为氏。(见《尚友录》)

  • 莫胡蘆

    读音:Mòhúl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广韵》注云: “周太祖赐广宁杨纂为莫胡芦氏。”或作“莫胡卢”。

  • 唐色里

    读音:Tángsèlǐ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威黑讷之妻为唐色里氏(260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忠伊纳之妻为唐色哩氏(260),〔唐色哩〕似即唐色里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Hóng【源】①黄帝,亦谓帝鸿氏,即大鸿氏,其后有鸿氏(6,8,12,15,17)。②卫大夫鸿聊魋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【望】汲郡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鸿超,逢

  • 读音:liù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古有飂国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南蓼城岗),国君飂叔安之后,以国为氏(7,11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飀(17)。【望】 巨鹿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

  • 罕幵

    读音:hǎn ji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2)。西羌人姓(60),汉时羌人入居天水郡罕幵县,遂以县名为氏(242)。据考,罕羌与幵羌原为二不同之人群,后合而为一姓(78)。【变】 亦作〔罕井〕(7,

  • 读音:Qiū秋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鲁国大夫仲孙湫,有裔孙胡,世称湫胡,其支庶子孙以祖父之字去水为姓氏。二是西周时置司寇,时称秋官,后代以官为姓。秋姓历史人物有秋胡,春秋时鲁人。历史上流传着

  • 何邱

    读音:Hé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《姓氏词典》亦载。其注“何丘”据《姓解》云: “又作 ‘何邱。’ 以地名为姓氏。”春秋楚有何邱子;后魏殿中将军何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