縻
【源】 商王纣臣縻元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湖南花垣有此姓。【人】 縻师元,宋时新昌县令(21)。縻焕,明时上元人,洪武举人(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太公金匮》注云: “纣臣有縻元,后人以为氏。”
宋代有縻师元,新昌令; 明代有縻焕,洪武举人; 又有縻玉,顺庆府同知。
【源】 商王纣臣縻元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湖南花垣有此姓。【人】 縻师元,宋时新昌县令(21)。縻焕,明时上元人,洪武举人(21)。
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太公金匮》注云: “纣臣有縻元,后人以为氏。”
宋代有縻师元,新昌令; 明代有縻焕,洪武举人; 又有縻玉,顺庆府同知。
读音:Āxī现行罕见复姓,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其他未详。
读音:Suǒduōlǐ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或作苏都礼、索多尔,后或改为单字姓索、苏、单(shàn)。参见“索多尔”、“苏都礼”条。
读音:Cáibēng藏族姓氏。松赞干布时有才崩氏族,为王族姻亲,或以氏族名为姓。松赞干布之母直玛脱呷即为才崩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读音:sī【源】 ①夏王桀蔽于斯观,见《荀子》(21),当为斯氏之祖。②蜀之西南夷种有斯氏,遂以为姓,见《通鉴》胡三省注(17,60,62)。③蒙古族姓(369)。【望】 东阳、渤海(17,21,60
读音:Yá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于阎乡,因以为氏(7,12,17,60,77)。又云,周康王少子封于阎城,子孙氏焉(21)。②春秋时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(故城在今山西安邑西部),晋
读音:Shuì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63)、《古今图书集成·氏族典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词典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Ēnjiānsībō景颇族姓氏。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之一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Liánsh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查《姓氏考略》,未见“连山”,姑收录以备考。)
读音:Tèhégé【综】 鄂伦春族姓。是近代才出现的姓,居逊克一带,汉姓为车(191)。
读音:shū【源】 ①颛顼帝之孙名叔歜,其后以名为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相传为颛顼时代八凯之一叔达之后(6,7,21,60)。③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叔牙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21)。一说,鲁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