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Yǒutái《姓氏词典》 有载。其注 “有邰” 氏云: “又作‘有台’。以国名为姓氏。后稷母有邰氏女曰姜嫄,生后稷,封于邰。”参见“有邰”条。
读音:Yuán【源】 系自妫姓。舜后陈胡公满之裔,申公生靖伯。十八世孙庄伯生诸,字伯爰,伯爰之孙涛涂,以王父字为氏,有辕氏,见《姓苑》(11,12,17,60)。【变】 古时袁、辕、爰均通(21)。亦
读音:Pàn【源】 ①古有盼国。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战国时齐威王之臣田盼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史记》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(91)、山东东明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
读音:zhōu gài晋孝公时姓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读音:Bādálā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多奈之妻为巴达拉氏(260)。
读音:yōu优国后有优氏、忧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lù shī bì西突厥五姓之一。(见《唐书》)
读音:kǔ【源】 ①老聃五世祖硕宗事周康王,封于苦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东10里)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郤犨食采于苦(故城在今山西解县东,安邑南),号苦成叔,其后有苦成
读音:Sàmǎěr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六派,出呼(虎)尔哈河布尔哈村、松花江、索伦、沈阳、虎尔哈、乌苏河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人】萨玛尔吉噶普硕,清镶蓝旗人,世居呼尔哈河布尔哈
读音:Yī'nālóu【音】 蒌亦音闾(Lǘ)(9)。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62)。一那蒌氏本辽东鲜卑部落,与燕同时兴起,后由燕归魏(7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蒌氏(7,60,7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