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Yì

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汉代四川广汉属于益州管辖,后有以州名为姓。二是伯益之后。

益姓发源于四川,望族居于冯翊(今陕西大荔)。

益姓历史人物有益智,元代人。前后掌管普安路总管府事,为政清廉,多有政绩,深为当地人敬服。

益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零六位。


【源】①系自嬴姓。伯益之后(17,60)。②成阳郡三姓有益。成阳郡有益都县(故城在今山东益都),盖以地为氏,见《太平寰宇记》(60,62)。③其先为益州牧,因以州名为氏(17)。益州故治在今四川成都。④元时普山土酋之姓(17,62)。【望】 冯翊(17,60,418)。【布】 上海、陕西(92)、台湾台北、花莲(64)、安徽蒙城(303)、淮南(362)、江西修水(304)、甘肃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益强,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(21)。益智,元时普山土酋,官至怀远大将军曲靖宣慰使(1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广西之荔浦,河北之东光,山东之昌乐、平邑、东平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据 《元和姓纂》 注云: “赢姓,伯益之后。”②其注引 《太平寰宇记》曰:“成阳郡三姓有益氏。成阳郡有益都县。盖以地为氏。” 望出冯翊。

汉代有益强、益寿; 宋代有益畅,绍兴进士; 元有益智,普山“土酋”,任曲靖宣慰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Lù路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路,原为水名,作潞。初汉置路县,东汉改为潞县,该县有许多人以潞命氏,称潞姓,后复为路姓。二是以爵号为姓氏。唐尧时,帝喾后裔玄元因功封为路中

  • 读音:Pī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烏濟喜特

    读音:Wūjǐxǐtè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Chéng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于古籍。

  • 阿顔覺羅

    读音:Āyánjueluó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叶赫、额尔敏、赫图、阿拉福齐、希美佛赫、费雅、部阿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“阿颜”,意为身大色黄的鹿; “阿颜觉罗”,疑指拥有身大色

  • 读音:shēng楚公族有声氏,鲁亦有声氏。(见《路史》)蔡大夫声子之后,公子归生子朝,故为朝氏,谥声子,故又为声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谥为氏》)

  • 读音:duàn姞姓之后有断氏。(见《路史》)黄帝庶子姞姓之裔封于断,后以为氏。(见《姓考》)

  • 读音:rá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齐大司马田穰苴之后,穰系所食之邑,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1,12,15)。②古穰国,芈姓,后灭于楚,为楚大夫采邑(17)。③穰,战国时韩邑(故城在今河南邓县)

  • 石楊

    读音:Shíyáng【综】 系石、杨二单姓合成。今湖南城步有此姓。

  • 公左

    读音:Gōngzuǒ【源】 左公子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高平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左公子之后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左公子,官名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