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Róng

【源】 ①古有荣国,以国为氏(17,60)。②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,食采于荣(或即荣錡氏,故城在今河南巩县西)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17,60)。③春秋时鲁宣公弟叔肸之子曰声伯婴齐,生荣,字驾鹅,亦以荣为氏,谓之荣成伯(7)。④清满洲人姓,以名之第一字为姓(181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蒙古(255)、侗、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上谷、乐安(17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吉林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荣姓人口33%。【人】荣援,亦作荣将,黄帝之臣,古荣国之后(17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利川,广东之澄海、吴川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苗、瑶、傣、珞巴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吕氏春秋》:‘黄帝命荣援铸十二钟。’(荣援)当为荣氏之祖。”“”或作“猨”。②又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“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,以邑为氏。”荣伯,周王族,成王卿士,封於荣,(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故邑在今陕西户县西。”)因称荣伯。后或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郑樵则云:“周大夫荣夷公,其先食邑於荣。”因以邑为氏。荣夷公,周厉王时人,为周卿士,诸侯不享,王流於彘。荣夷公,岂成王时荣伯之后耶?“”或称荣锜,周畿内地,在今河南巩县西。望出上谷、乐安。

春秋末鲁有荣旂,孔子弟子;楚有荣黄,为大夫;汉代有荣广;宋代有荣諲,光禄卿;又有荣见素、荣真素、荣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突騎施

    读音:Tūqíshī【源】 唐时部落名,以部为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【变】 后改姓黄、黑等。历史上突厥族姓氏。乃西突厥十姓之一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据 《唐书》 注云: “以部落为氏

  • 薛于

    读音:Xuēyú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(按: 疑此即 “薛千” 氏。盖“于”、“千”形近似而讹误。参见“薛千”条。)

  • 奇那哩

    读音:Qínāli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子爵齐锡之妻为奇那哩氏(260)。又,清正白旗蒙古闲散西哩之妻为启塔哩氏,镶黄旗蒙古弓匠阿敏之妻为齐那礼氏(260),〔启塔哩〕、〔齐那礼〕等似均系奇那哩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jiù楚令尹子文曾孙弃疾为宫厩尹,因以为氏。(见《姓考》)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氏考》云:“楚令尹子文曾孙弃疾为宫厩尹,因以为氏。”此当系出芈姓。望出楚

  • 佟尼耀特

    读音:Tóngníyào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,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拜玉特

    读音:Bàiyūtè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永福之妻为拜玉特氏(260)。又,清正红旗蒙古马甲雅图之妻为拜宇特氏,镶白旗蒙古笔帖式吉祥保之妻为拜钮特氏,正黄旗蒙古佐领巴朗之妻为柏玉特氏,正红旗蒙古护军

  • 連尹

    读音:Liányǐn【源】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国屈氏之后有连尹襄老,连尹为官名,其子孙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芈姓,楚屈氏之后也。连尹

  • 古饒時

    读音:Gǔráoshí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云南傈僳族以星为原姓图腾的氏族名,土语为古饶时,汉姓为古(150)。

  • 雅格三

    读音:Yǎgésān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前锋护军季尔哈朗之妻为雅格三氏(260)。

  • 阿喜

    读音:Āxǐ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