棖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人】 枨锦,明时河南郸县人,永乐中江苏句容县训导(15,21,24)。
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【人】 枨锦,明时河南郸县人,永乐中江苏句容县训导(15,21,24)。
读音:Xīsī【源】 春秋时鲁大夫奚斯鱼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又作奚邪勿。”如此,则奚斯氏当为
读音:Lu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为栾之讹字。台湾南投、花连、台东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景县、昌黎、黄骅,山东之昌乐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湖北之监利、
读音:fǎ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àimìlè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金代女真族姓氏,至清融为满族,散处萨哈尔察,黑龙江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后或改为单姓“柴”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或作赛密
读音:lán郑穆公名兰,支庶以王父名为氏。汉有太守兰广。《后汉书》:南匈奴国姓有兰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乌落兰氏改为兰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▲<前秦>,事苻洛为将。<唐>
读音:chì zhāng【源】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赤章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【变】 即赤张氏(26,60)。【人】 赤章蔓支,春秋时晋智伯之臣(6,7,17,21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续通志
读音:Xī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余姚(389)、吉林宾县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吉林之吉林市、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
读音:Áo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拉,黑龙江等地(23,63,180,260),清驻防索伦、达虎里之打牲、萨瓦图、诺恩等地的满洲镶黄、正黄旗中均有敖拉氏(259,260)。其后
读音:Liúhú【综】源出不详。相传为刘、胡两姓所合,已有百年历史。广东顺德有此姓(363)。《中国姓氏辞典》 收载,其据 《半月谈》1992年第18期注称: “当代璧联姓,今广东省顺德市有此
读音:Ānluò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尔恩阿尔安恩家支,四川普格有此姓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