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汗那
【源】 北周时人姓,见《后周书》(17,62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北周时人姓,见《后周书》(17,62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ào【源】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太公之后有绍氏(17,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2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【望】太原(17,418)。【布】河南林县(343)、四川中江(3
读音:Yīzhā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克什克腾(一作克西克腾)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克什克腾地方,为清蒙八族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Lè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明海之妻为勒佳氏(260)。
读音:Jiēyǔ【源】 楚后有接舆氏(8,60,62)。接舆系春秋时楚狂士陆通之号,后人以为姓(6,7,12,17,60)。
读音:Dòumén【源】 舜后有斗门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一说,春秋时陈斗父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6,7,17)。【变】 亦作〔门〕(9)。【人】 斗门阳,春秋时楚大
读音:Kǎobǔyěsǎ现行基诺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。后或改单姓“曹”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基诺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Běndāshīmán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著名诗人萨都刺本姓此氏。”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所注 “本答失蛮氏”意为 “本来姓答失蛮氏”
读音:Jǐ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河南汤阴(292)、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运城,河南之中牟,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。
读音:yáng jiǎo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羊角(故城在今山东范县南70里,一名义城),以邑为氏(7,11,17,60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羊角哀,春秋时燕人(21)。现行罕见
读音:Là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