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éng

【音】 亦音证(Zhèng)(22)。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成叔承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千乘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承宫,东汉末姑幕(故城在今山东诸城西南50里)人,官中郎将(1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临汾,安徽之贵池,广东之澄海、高要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“卫大夫承成之后。见 《世本》。望出千乘。” 承本卫邑,以邑为氏; 成,或称叔成,卫公族大夫。承氏当系出姬姓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 引《世本》 作 “成叔承”,似误,不从。)

春秋时晋有承盆; 汉代有承宫,大儒; 宋代有承之; 明代有承广,南昌知事,有诗名; 又有承林,嘉靖进士;又有承天秀,南阳同知;又有承俗容,交城县丞: 清代有承祖烈,康熙甲午举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旄

    读音:běi máo【源】 系自子姓,见《世本》(4,7,60)。即北殷氏(4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北髦〕(4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世本》 ‘北髦氏,子姓

  • 读音:Hān【源】源出不详。见清《通志·氏族略》(23,62)。 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河南嵩县、宝丰(62)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憨意诚,清新安县(今广东宝安)教谕(2

  • 阿兒渾

    读音:Āérhún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阿儿浑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阿勒呼木〕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,乃 “色目人”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·

  • 读音:Suō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拓特

    读音:Tuòtè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以部为氏(71)。【变】一作〔孛特本〕(71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托尔特〕(63)。【人】孛特本逐斡,金时孛特本部节度使(71)。

  • 读音:Xiáng/Shyang,Sy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高淳有此姓(305)。

  • 读音:Y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、屏东、基隆(68,261)、高雄、彰化、南投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

  • 读音:hán【源】 ①周武王子封于邗(故城在今江苏扬州东北),春秋时灭于吴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60)。 ②河南邗氏为北魏时代北馝邗氏所改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7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&#

  • 那征

    读音:Nāchē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大贺

    读音:dà hè契丹姓大贺氏。(见《旧唐书·契丹传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