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吐崩

吐崩

读音:Tǔbēng

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沧源岩帅上班老(161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ó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。晋文公之竖头须,头氏或出此,见张澍《姓氏寻源》(60,62,63)。【布】北京、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黑龙江之五大连池市、

  • 上郡

    读音:Shàngjùn【源】 秦时有上郡氏。当系以郡名为氏(60,62)。秦置上郡,故治在今甘肃榆林东南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秦有上郡氏,以郡为氏。”秦置上郡,辖今陕西

  • 阿魯特

    读音:Ālǔ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阿鲁忒〕(72,260)。 ②清蒙古镶黄旗(259)、驻防吉林蒙古正蓝旗(259,260)中均有额鲁特

  • 司星

    读音:Sīxīng【综】 春秋时宋国有司星子韦,见《左传》(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改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hǎng仉姓出自党姓。党姓,原本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之后。古代党姓的党读音为zhǎng,故党姓中有一支以音为姓,衍出仉姓。仉姓望族居于鲁郡。仉姓历史人物有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仉氏,仉氏知书识

  • 不茅

    读音:bù máo【源】 春秋时宋公族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或云,商后(指商纣王之兄、宋国始君微子启)有不茅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疑不茅、不苐、不夷三氏或为同一姓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

  • 解批

    读音:xiè pī参卢之后有解批氏。(见《路史》)解批氏,又改为解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参卢之后有解批氏。”参卢,相传为神农炎帝之后

  • 公山

    读音:gōng shān【源】 春秋时鲁公族有此姓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【人】 公山不狃(一作“弗扰”),春秋时为鲁季氏宰(7,9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

  • 巴依

    读音:Bāyī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部落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
  • 吐古

    读音:Tǔgǔ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见 ‘吐奚’。”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注: “吐奚”云:“后魏吐古弼大夫,本姓吐奚……”“吐古”之姓当出於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