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侯伏侯

侯伏侯

读音:hóu fú hóu

【源】 南北朝时代北有护佛侯部,护佛侯系侯伏侯之异译,故侯伏侯当以部为氏(7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侯氏(7,70)。 ②疑即胡引氏之异译(70)。一说,系俟伏斤氏之讹(242)。亦作〔俟伏侯〕(7,24,27,60)。又作〔伏侯龙〕、〔伏俟龙〕(7,9,17,24,27),均误。【人】 侯伏侯元进,北魏时万俟丑奴之太尉,见《魏书·贺拔胜传》(21,242)。侯伏侯龙恩,北周武帝时上柱国、平高公(21,242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有载。其注“俟伏侯” 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代北人姓,后改为俟姓。一作 ‘侯伏侯’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。其注引 《周书·寇洛传》 云: “贺拔岳西征,洛从岳,破侯伏侯·元,进于百里细川。” 一作 “俟伏侯”,盖俟、侯形近而讹,莫辨真伪,致俟伏侯、侯伏侯两传。姑兼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梁海-濟勒默

    读音:Wūliánghǎijǐlèmò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蒙八旗之镶白旗人噶尔图,即姓此氏。世居辽河地方。

  • 烏朗哈特

    读音:Wūlǎnghǎ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巴颜鄂隆(23,63,260)。清满洲正蓝旗亦有此姓(259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巴颜鄂隆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

  • 读音:Zhuāng/Juang,Jwang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huán【音】 亦音轩(Xuān)(60)。音不同,源亦不同,参见亘(Xuān)。【源】 春秋时齐桓公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�&#x

  • 鬬缗

    读音:Dòumín【源】 楚武王时权尹斗缗之后(17,62)。

  • 術里歹

    读音:Zhúlǐ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术里歹氏(13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卓罗岱〕(24)。【人】 蒙哥都,蒙古术里歹氏,家广平,元时累迁福州亲军千户达鲁花赤,见《至正集》(3

  • 增柯斯

    读音:Zēngkēsī裕固族姓氏。或称 “增斯恩”。本户族名,后以为姓。或改为单姓 “郑”,盖取 “增柯斯”之首音,谐以音近似之汉姓“郑”而得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裕固族》。

  • 读音:J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75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荠,荠菜,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嫩时可吃,全草可入药。或当以此为姓。)

  • 金步

    读音:Jīnbù【综】 闍那崛多,隋时僧人,天竺北贤豆(即北印度)犍陀罗国富留沙富罗城人。刹帝利种姓,姓金步。北周时曾任益州僧主,隋文帝时入长安,译经多卷,文帝四年卒于长安(436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

  • 阿爾班

    读音:Āěrbān现行锡伯族姓氏。今新疆之察布查尔县有分布,未详其他。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