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鸣原堂论文

鸣原堂论文

二卷,清曾国藩(1811-1872)编辑。曾国藩,原名子城,字伯涵,号涤生,湖南湘乡人。道光进士,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,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。著有《鸣原堂论文》、《经史百家杂钞》(已著录)。该书分上下两卷,选录汉唐迄清朝近二千年间有“背令之旨”、“可戒以免祸”(《序》)的奏疏十七首。首列匡衡《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奏疏》,后列方苞等人之文,详近而略远。每于书前广引文献,叙述文章之创作契因、背景、经过等。文中间有案语、诠释,每于文末则详加品评。结合自己的体会,参考前人之历史,得出自己的结论,从而真正达到“以史为鉴,古为今用”的目的。段落间屡以“以上为”三字作为标志给文章分段评述,是为该书一大特色。该书原为曾国藩为告诫其弟曾国荃如何游刃官场而作,然其文中之论评对文史研究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该书最早版本是清同治十二年(1873)成都志古堂刻本。曾国荃校订。其后有光绪二年丙子(1876)传忠书局刻本刻本《曾文正公全集》;光绪四年(1878)上海淞隐阁铅印本;民国十七年(1928)鸿宝斋书局石印本。《曾文正公全集》,民国年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及民国二十五年(1936)《四部备要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隽

    八卷。明杨慎(1488-1559)辑。杨慎字用修,号升庵。新都(今属四川)人。杨延和之子。正德六年(1511)举进士第一,授修撰。其记诵之博,著述之丰(百余种),明时推为第一。本书杂采周、秦、汉诸子之

  • 广成集

    十二卷。唐杜光庭(850-933)撰。杜光庭字圣宾,处州缙云(今属浙江)人。性喜读书,好为辞章。懿宗设万言科选士,不中,入天台为道士。喜宗至蜀,召见,赐紫服,充麟德殿文章应制。王建建后蜀,为金紫光禄大

  • 江西忠义录

    十卷。清沈葆桢(1820-1879)、刘坤一等修撰。宝桢字幼丹,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,道光进士,官至江西巡抚、两江总督。咸丰年间,太平天国军进犯江西,清朝将士官民死者不可胜数。咸丰九年(1859年),

  • 元史氏族表

    三卷。清钱大昕(1728-1804)撰。大昕字晓徵,号辛楣、竹汀居士,自称潜老人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学识渊博,兼通文字、音韵、训诂、天文、历算、舆地、氏族、官制、典章、金石之学,尤长于考史。大

  • 印史

    五卷。明何通撰。何通字不违,松江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成于万历年间。取历代名人各为刻一私印,又略附小传于后。秦十九人,西汉二百二十一人,东汉二百零六人,蜀十八人,吴七人,魏二十八人

  • 申鉴拾补

    一卷。清卢文弨撰。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四种。此用程荣本《申鉴》、及何允中本、黄省曾注本,参互校订。摘其讹说,其后汉荀悦传所载异同,黄注已引用之,故此不再一一具列。其间有以意校者,有用《北堂书钞》改正

  • 四书益智录

    二十卷。清桂含章撰。桂含章字鉴亭,号坤三,安徽石棣(今安徽太平)人。是编有近乎讲章者,有类似语录者。大抵近乎讲章者,流于浅陋;类似语录者,陷于玄虚。其《论语》“曾子吾日三省”章,引外国人利玛窦说,谓“

  • 觚庵诗存

    四卷。清俞明震(1858-1918)撰。俞明震字恪士,号觚庵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知兰州府,署甘肃布政使。辛亥革命后,俞明震辞官,卜宅杭州西湖,经年而卒。其人笃好名理,其为诗也,熔铸灵性,如杜甫忧民

  • 周易文诠

    四卷。元赵汸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汸字子常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师事学者黄泽,受《易象》、《春秋》之学。后复从虞集游,获闻吴澄之学。筑“东山精舍”,读书著述其中。从此,造诣精深,诸经无不通贯,而尤邃于《春

  • 易变体义

    十二卷。南宋都絜撰。都絜,字圣与,润州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,生卒年不详。父都郁,平生喜《易》。絜从父学《易》,并以父说撰成《周易变体》,又名《易变体义》、《易变体》。是书专讲《易》卦的变体问题。认为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