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集杭谚诗

集杭谚诗

一卷。清邵懿臣(1810-1861)撰。懿臣一作懿辰,字位西,仁和(今杭州)人。道光十一年(1831)举人,考取内阁中书。官刑部员外郎。他与曾国藩交厚,专治经学,其文效法桐城。著有《礼经通论》、《遗集》。《杭谚诗》原稿均书于废纸及名片之背,计有十数纸。《丁氏幼年避难记》云:“位西先生集杭谚成诗,今存者仅五韵一类耳。全稿约三百首。余爱之,借抄未半、已付劫灰。”然而,仁和葛氏刻《啸园丛书》则一百三十七首。第一首麻韵,末首仄韵。光绪戊申(1884)仁和丁氏复镌。其末首咸韵乃修甫先生所补,削仄韵一首。其总数仍为一百三十七首。今传本有清光绪二年(1876)葛元煦刻巾箱本、民国十三年(1924)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公政训

    二卷。明彭韶辑。彭韶(1430-1495),字凤仪,福建莆田人。天顺元年(1457)进士,弘治时官至刑部尚书。本书是他于成化中期任四川按察使时所辑。他将朱文公(朱熹)与弟子问答时政之语,及西山真先生(

  • 德国议院章程

    一卷。清徐建寅译辑。徐建寅(1845-1901),字仲虎,一名寅,江苏无锡人。同治年间,在江南制造局翻译西方科学书籍。光绪初年任驻德国使馆参赞,并赴英、法等国考察。本书就是徐建寅在这一时期,利用工作之

  • 凝斋笔语

    一卷。明王鸿儒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鸿儒字懋学,南阳(今属河南)人。少工书,家贫,为本府书佐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)第进士,累擢山西副使。武宗时迁南京户部尚书。王鸿儒清正自持,为学务穷理致用,为世人所

  • 丹溪手镜

    三卷。元朱震亨(详见《格致余论》)撰。此书为朱震亨晚年所作,当时未及刊行,后经明天启间义乌令吴尚默令医官丁承祖校刊印行。上卷载论八篇,证治六十七种;中卷载论三篇,证治四十九种;下卷有论二篇,证治三十二

  • 瓞园经说

    三卷。清宋绵初(详见《韩诗内传征》)撰。此书解释经义,以说《易》为最善。如谓自古言《易》者无先天后天之分,先天之学,非大《易》之通义。又谓王辅嗣“忘象”之说,后代儒生以为一扫《易》学之榛芜,而开之大路

  • 彰明县志

    五十七卷首二卷,清朱铁梅原本,何庆恩修,李朝栋纂。何庆恩,字恺棠,广西灌阳人,举人,曾任彰明县知县。李朝栋,陇西人,拔贡。彰明志略,创于乾隆二十八年(1763)陈献可,共十卷,分类五十,计一百二十一篇

  • 白云草堂文钞

    七卷。清吕星垣(详见《白云草堂诗钞》)撰。该集包括论一卷,序一卷,书一卷,记一卷,传一卷,墓表碑铭行状一卷,文跋考辨议说铭一卷。前面有洪亮吉作序,称“其文则不名一体,其上者则敬通问交士衡辨亡也,其次则

  • 敦煌六朝写本春秋经传集解

    一卷。晋杜预(详见《春秋经传集解》条)撰。此本原件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,编目为2981号。此残卷仅存昭公二十八至二十九两年,起于传文“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”,止于传文“公执归马者卖之”,共六十八行,

  • 富顺县志

    ①五卷首一卷,清李芝、段玉裁等纂修。李芝,邑人。段玉载,金坛人,曾任富顺县知县,著述甚多。富顺县旧有志,然多阙漏,体例亦乖陋。段玉裁任县令后,属李芝网罗缺佚,亲自纂辑,遂成兹编。《富顺县志》光绪八年(

  • 太古堂集

    二卷。明高宏图(?-1645)撰。高宏图,字研文,一字子犹,号斋,山东胶州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生年不详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官至南京户部尚书。福王时为东阁大学士。南京破后,不食而死。事迹具《明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