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

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

三十七卷。清末民初郭则沄(1881-1922)编。郭则沄,字啸麓,号蛰云,又号蛰园,别署遁圃老迂、龙顾山人、云淙花隐。室名栩楼、枕石楼、龙顾山房。原籍福建闽侯,生于台湾,长于北京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进士。清末历任温州、处州兵备道员。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长、铨叙局长、侨务局总裁。1922年退职后寓居天津,参加文学团体须社。十二岁即学诗,晚年更肆力为诗。何振岱称其前期之诗“流畅华赡若高岩出云,古涧飞湍,略无滞机涩响也”。后期之诗“变为幽渺,为沉郁,为激楚苍凉之音。又若策骑穷边,观落日平沙,不胜其怅惘”(《〈龙顾山房诗集〉序》)。著有《龙顾山房诗集》、《龙顾山房诗续集》、《龙顾山房诗余》、《龙顾山房诗余续集》、《龙顾山房骈体文钞》、《龙顾山房诗赘集》、《庚子诗鉴》、《庚子诗鉴补》、《十朝诗乘》、《红楼真梦》、《归德述闻》、《洞灵小志》、《洞庭续志》、《清词玉屑》等。此书乃则沄编其曾祖以次三世诗文等著作,刊以行世。前无总名,亦无序例,当系陆续付刊,尚未汇编为一帙。计收其曾祖柏荫诗文四种。祖式昌诗一种。叔祖传昌诗一种。其父诗文五种。柏荫,字远堂,所为诗原有刻本。此本为则法父所手录,与刻本颇有异同,复增录三十余首。式昌曾官于工部,复出官浙江。传昌,字子冶,尝官于广东,所为诗词,均不甚多。然式昌所作,颇富情文,兼饶福泽。曾炘,字匏庵,进士,历官礼部。并直枢要所为诗曰《匏庐诗存》、曰《匏庐剩草》、曰《再愧轩诗草》。其诗婉至,颇类元遗山,而沈厚又似顾炎武。又以读诗大小雅篇,感于事局之纷纭,及人情之险阻,撰为《变雅断章衍义》。复集儒者身心之学,散见于群籍者,编为《楼居偶录》。本集有十三种:《石泉集》四卷、《天开图画楼文稿》四卷、《口口言》六卷、《续口口言》四卷、《说云楼诗草》二卷、《惜斋吟草》二卷、《惜斋词草》二卷、《匏庐诗存》九卷、《匏庐剩草》一卷、《再愧轩诗草》一卷、《变雅断章衍义》一卷、《楼居偶录》一卷。有民国十八年(1929)郭氏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韵府群玉

    二十卷。元阴时夫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其弟阴中夫注。此为旧刻本所题。但据黄虞稷《千倾堂书目》载:阴时夫名阴幼遇或作阴时遇,字时夫。奉新(今属江西浔阳)人。数世同居。登宋宝祐九经科,入元不仕。其兄中夫,名阴

  • 洪范统一

    一卷。宋赵善湘(生卒年不详)撰。善湘字清臣,濮安懿王五世孙。南宋经学家。官至资政殿大学士,封文水郡公,赠少师。绍定中,李全进犯淮东,善湘以江淮制置使讨之,屡建战功,《宋史》有传。所著除《洪范统一》之外

  • 东洲集

    二十卷。明崔桐撰。崔桐,字来风,浙江海门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十二年(1517)进士,授编修。武宗议南巡,上疏力谏,被廷杖。嘉靖中,终礼部右侍郎。桐事迹附见《明史·舒芬传》,桐与芬俱以疏谏南巡廷杖故。

  • 康谷子集

    六卷。明刘养微(约1497前后在世)撰。刘养微字敬伯,广济(今湖北)人(生卒年均不详)。事迹亦无从考证。蓍有《康谷子集》。本集共六卷,前三卷为乐府及诗,四卷则为说铃及自谱四则。“其诗宗李梦阳,而才力薄

  • 尊闻居士集

    八卷。清罗有高(1734-1778)撰。罗有高,字台山,江西瑞金人。乾隆三十年(1765)中举人。少习技击,力敌数十人。后见雩都(今属江西)宋道原,乃潜心于理学研究。又师事宁化雷鋐。为学凡数变。晚交长

  • 扬州府志

    ①四十卷。清金镇纂修。金镇,字长真,又作长征,清顺天宛平(今属北京市丰台区)人,原籍浙江山阴(今绍兴),明举人。顺治初曹县知县,康熙十三年(1674)任扬州知府,后升江宁驿传盐法道副使,兼署盐运司,升

  • 轮舆私笺

    二卷。清郑珍(1806-1864)撰。郑珍字子尹,晚号柴翁,遵义(今属贵州)人,官至荔波县训导。著有《说文逸字》、《说文新附考》、《汗简笺正》、《论语三十七家辑注》、《郑学录》等书。事迹具《清史稿》本

  • 答疑孟

    一卷。清陈钟英撰。钟英字英多,江苏吴江(今江苏吴江)人。是书就司马光“疑孟”诸条,各为说以驳之,与宋余允文《尊孟辨》援义多同,而词不相袭。该书有道光六年(1826)刊本。

  • 类隽

    三十卷。明郑若庸(生卒年不详)撰。郑若庸字中伯,号虚舟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郑若庸精诗古文,兼工词曲。少为诸生,以任侠不羁被斥。受赵王厚煜聘,入府著书。历经二十年,仿《初学记》、《艺文类聚》而编成此书

  • 史记

    一百三十卷。汉司马迁撰,褚少孙补。司马迁(前154-前86年?),字子长,夏阳(今陕西韩城县)人。西汉著名的史学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。他是司马谈之子。司马谈任武帝太史令,有修史的任务,但未完成。司马迁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