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钱子测语

钱子测语

二卷。明钱琦(生卒年不详)撰。钱琦,字公良,海盐(今属浙江省)人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,知盱眙县。力御流寇,邑赖以全,后升临江知府,调思南府,请老归。著有《钱子测语》、《祷雨录》、《东畬集》等。《钱子测语》有三名,《盐邑志林》著录为《钱公良测语》,分象元、繇庚等八个门目;《学海类编》著录此书为《钱子测语》,文字与《盐邑志林》本同,但内容较少于《盐邑志林》本,且又无篇目之分;《百陵学山》本称作《钱子语测》,分法语、巽语两篇,虽有数条与《盐邑志林》本相同,但其它内容则不相同。《四库》馆臣编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所采用的浙江巡抚采进本,即为《盐邑志林》本。此书是作者随笔札记之语,分象元、繇庚、浮风、治本、检精、鉴远、规世、导儒八门。属小品文之类。书首有王文禄题词和彭辂赞,均给予此书以很高的评价。王文禄题词说:“先生学务端本,凿凿皆经世理身要言。……晚与董从吾及碧里子、玉芝山人结海门社会,洞明性命之学。以故《语测》之推见至赜而竟悟先天之微,发所未发多矣。……”彭辂赞曰:“阅翁兹语,研理探化,核事抉情,有卓而隽,有鸿而衍,有密而沉,有烂而显,有谠而遒,有夷而婉,有浑而懿,有石而砭,高洞要原,毕入无间,间出胸臆所自得,垂世训诫而列之程典者也,乃知翁学有本哉。”内容除摘录书史之外,尚有许多议论,有些议论是出自作者为官之体会或处世之哲学,也有的是对时事之看法,其中一些语句可作为警世之妙语。如“治本”目中,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句,即“民者邦之本,财者民之命,伤其财则伤其命,伤其命则伤其本”;“辇毂之下先弹压,郡县之治本惠养”;“天下事可行于古,可行于今。如夏时、周冕之类,可行于古,难行于今;如井田、封建之类,可行者行之,则民乐其利,难行者行之,则民受其患,君子贵酌时措之宜”;“因喜用赏,赏不必当;因怒用罚,罚不必当。故王者无私喜,无私怒,然后赏罚当而天下平。”凡此种种,均可作为治世者之借鉴。有些议论也体现出作者对时事的看法,如“朝廷以科目取士,使君子不得不为小人;若以德行取士,使小人不得不为君子。”这是对科举制度的看法。其他如引杨文襄公言“为政在省事不在多事,在守法不在变法,在安静不在纷扰,在宽简不在烦苛”,则说明作者比较保守。此书版本很多,主要的有《学海类编》(道光本、影印道光本)本、《盐邑志林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、《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游具雅编

    一卷。明屠隆(详见《考槃余事》条)撰。分笠、杖、渔竿、舟、叶戕、葫芦、瓢、药篮、衣匣、叠桌、提盒、提炉、备具匣、酒尊等类目,皆为便于游览之具,书名亦由此而得。作者详细介绍了外出游览所需之器具以及它们的

  • 周易诸卦合象考

    一卷。清任云倬撰。任云倬字汉卿。江都人。关于周易中诸卦合象,郑玄、荀爽、虞翻都曾论及。但后世研究周易体例者都没有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,于是作者留心易注以外的材料,兼采服虔的《左传解谊》一则、杜预的《左

  • 伤寒论注释

    见《注解伤寒论》。

  • 靖海卫志

    十二卷,增补一卷。佚名纂。此志记事至清康熙六十年(1667)。按靖海古名普庵郡,明魏国公徐达平定东牟,草创卫治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始筑石城。此志前后损坏,书中文字多漶漫,几不可识。全书十二卷增

  • 玉山集

    六卷。清周馥(约1913前后在世)撰。生卒年未详。周馥,字玉山,安徽建德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诸生。官至两广总督。是集有文集二卷,诗集四卷。文集卷一《兴学论》、《儒释辨》、《格致说》诸篇,探源立论,见道之言

  • 扈从西巡日录

    一卷。清高士奇(详见《春秋地名考》)撰。康熙十年(1671),康熙帝巡视山西,驻骅五台山,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,扈从前往。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。始于二月十二日,迄于三月初七日。凡山川古

  • 复斋钟鼎款识

    一卷。宋王厚之撰。王厚之(1131-1162),字顺伯,浙江诸暨人。宋乾道三年(1167)进士。历官浙西通判,改江东提刑,直显谟阁致仕。书中著录五十九器。内有青笺者十五器,为毕良史所收。钟七、鼎二十一

  • 四书读

    十卷。明陈际泰撰。陈际泰详《易经说意》条。该书诠解四书大意,议论风发,颇似论体,而不似解经之书。《四库提要》称“其议论骏发,视章世纯《留书》过之,而不及世纯《留书》时有精义”。世纯即章世纯,有《四书留

  • 四书人物备考

    十卷。明薛应旂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仁锡增定。应旂字仲常,号方山,江苏武进人。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。著有《宋元资治通鉴》、《四书人物考》等。是书首有陈仁锡序,并依四书篇次,逐条援引故实,颇为详备。

  • 铺夫额设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名氏和纂辑年代。是书记载了清代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十省的铺夫名额。每铺名额,都一一分列,每铺铺名也都详载。“铺递”,是清代邮政的一部分,是书对了解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