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钟律书

钟律书

一卷。汉刘歆撰。辑佚书,清黄奭辑。刘歆字子骏,后名秀,字颖叔,曾与父刘向校秘书,集六艺群书为《七略》。曾欲立左氏春秋、毛诗、逸礼、古文尚书等于学官,颇受讥讪。王莽时,被引为国师。莽征天下知晓钟律者百余人,使其典领之,《钟律书》即作于此时。是书久佚不传。黄奭于《汉书·律历志》、《玉海·徐景安乐书》、《隋书·牛弘传》等书中辑得,凡一卷。卷首论及《钟律书》篇目,有备数、和声、审度、嘉量、权衡等。参五以变,错综其数,稽之于古今,效之于气物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谓:班固曾对刘歆此书予以删减,取正义著于篇中。今存黄奭《汉学堂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游宦纪闻

    十卷。南宋张世南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世南字光叔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约为宋宁宗(1195-1224)和理宗(1225-1264)间人,为当时文献故家,曾随其文官于蜀,后又遍游浙、闽等地

  • 周易施氏章句

    一卷。西汉施仇撰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施仇字长聊,沛(今江苏沛县)人,生活于汉宣帝时代。少从田王孙受《易》,与孟喜、梁丘贺并为门人。后诏拜为博士,宣帝甘露中参加石渠阁会议,与诸儒杂论五经同异。弟子张禹

  • 宪世编

    六卷。明唐鹤征(1538-1619)撰。唐鹤征字文卿,号凝庵,武进(江苏常州)人。隆庆五年(1571)中进士。历任礼部主事、光禄寺少卿、太常寺少卿、南京太常等职。后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。他自九流百家,天

  • 融县志

    十二卷首一卷,清刘斯誉修,路顺德纂。刘斯誉,江西南丰人,进士,知县。路顺德(1777-1862),字应侯,号松坡,广西融县人。嘉庆二十四年(1819)举人。著有《人镜录》、《捕蝗法》等书,与当时广西著

  • 冰川诗式

    十卷。明梁桥(生卒年不详)撰。梁桥,真定(今河北保定)人,字公济,号冰川子。由选贡生授四川布政使经历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,是书成于嘉靖己巳。(己巳是隆庆五年。疑是嘉靖乙巳〈1545〉之误。)是书分定体

  • 四六金针

    一卷。清陈维崧(1625-1682)撰。其生平见《陈检讨四六》条。此书载《学海类编》中,取元陈绎曾《文说》中所论四六之法。割剥成编,颇为浅陋,必非陈维崧之笔。殆以陈维崧工于四六,故假借其名。犹《木天禁

  • 元史

    二一〇卷。纪录元朝太祖至顺帝十四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,二十四史之一。宋濂(1310-1381)、王祎(1322-1373)主编。宋濂字景濂,浦江(今浙江浦江)人,明初历史学家、文学家。洪武九年(1376

  • 鸿濛室墨刻

    四卷。方玉润书。方玉润字友石。曾官麟游县知县,此帖光绪十六年(1890)刻成。第一卷摹古器铭数十种。第二卷临唐太宗、唐高宗、汉张芝、钟繇、皇象、晋索靖、王羲之、王献之,梁萧子云、沈约、隋僧知果。第三卷

  • 左传通释

    十二卷。清李惇(1734-1784)撰。惇字成裕,一字孝臣,高邮(今属江苏省)人。乾隆庚子进士,注选知县。治经学,尤深于《春秋》三传之学。除《左传通释》外,还著有《群经识小》八卷、《淀湖漫稿》三卷,以

  • 岁时广记

    四十卷。陈元靓撰。陈元靓,约当南宋理宗时人。该书卷首为图说一卷,卷末为总载一卷,正文四十卷。春、夏、秋、冬各为一卷,元旦分上、中、下各一卷,立春一卷,人日一卷,上元分上、中、下各一卷,正月晦日、中和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