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道藏

道藏

一千四百七十六种,五千四百八十五卷。无编辑者姓名。道家经典之汇集,始于六朝,汇辑成“藏”,则在唐代开元中。藏经刊印始于宋徽宗年间的《万寿道藏》,后来金元各藏均以此为蓝本。明代《正统道藏》一千四百二十六种,五千三百零五卷,《万历续道藏》五十种,一百八十卷,共收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,即现在的通行本。全书分正续两部分,前部分分类较细,有“洞真部”(包括本文类、神符类、玉诀类、灵图类、谱篆类、戒律类、威仪类、方法类、众术类、记传类、赞颂类、表奏类)“洞玄部”(以下小类从略)、“洞神部”、“太玄部”、“太平部”、“太清部”、“正乙部”。《道藏》收书内容十分庞杂,这是由于道教形成与尊崇人物的复杂性影响之结果。道教形成于东汉,由于奉老子为教主,所以可说植根于春秋道家学派;道家又称说黄帝,因此有关黄帝的著作及黄老学派著作均收录为道书,包括道家诸子著作及注本、号称黄帝撰著的许多哲理、兵家、医家著述以及道教教义、符篆、仙传、山志等大量文献。其收书驳杂,虽受到历代批评,但其特点不容忽视,第一收书多而全,确为道教著作之大全,第二,所收教外古籍多“儒书古本”(钱大昕语),可以利用校勘、辑佚古籍。有些著作还有其它方面的价值,如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是有关我国西北地理的重要著作,炼丹类著作又为研究中国化学史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,炼气修真类又存有生理体育等史料。有明正统中刊续万历中刊本,民国十二年至十五年(1923——1926)上海商务印馆据明正统本续万历本影印。1957年至1977年,台湾中华道教会用影印本重印,并增辑明清以来散佚道书十五种。198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全三十六册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国朝耆献类征

    七百二十卷。清李桓(1827-1891)编。李桓,字叔虎,号蔽堂,湖南湘阴人。以荫官至布政使。此书亦称《国朝耆献类征初编》或《耆献类征》。是李桓辞官居家后历时二十四年,于光绪十六年(1890)编辑成书

  • 明孝友传

    八卷。明郭凝之撰,凝之事迹见《孝友传》条。该书乃是《孝友传》续作,全采明代之人,上起士大夫,下至沙门和尚、乞丐。人各为传,共计429人。

  • 炊闻词

    二卷。清王士禄(1626——1637)撰。士禄字子底,号西樵山人。新城(今山东桓台)人。顺治九年(1652)进士,官至吏部员外郎,二起二落。著有《读史蒙拾》。《炊闻词》原名《炊闻危语》,前有士禄自序,

  • 字典考证

    十二卷。清王引之等撰。参见《经义述闻》。《康熙字典》卷帙浩繁,成书较速,纂辑诸臣未及详校,引用书籍字句错误很多。道光初王氏任武英殿正总裁,与奕绘、阿尔邦阿、那清安等奏请加以校正。遂于道光七年(1827

  • 拿破仑本纪

    四卷。英国洛加德撰,闽县林纾、仁和魏易合译。本书述法国拿破仑(Napoleon 1.)一生事迹。译文颇雅驯,旧译拿破仑传以此本最善。现存有京师学务处官书局校印本。

  • 元包

    五卷、附《元包数总义》 二卷。北周卫元嵩(生卒年不详)撰,唐苏源明传、李江注,宋韦汉卿释音。《元包数总义》二卷是宋代张行成补撰。卫元嵩,成都人,明阴阳历算,献策于后周,赐爵持节蜀郡公。明代胡应麟作《书

  • 集虚斋四书口义

    十卷。清方辀如撰。辀如字文辀,浙江淳安人,康熙四十五年(1706)进士,官至顺天丰润知县。辀如师从毛奇龄,淹博群籍,工为文,制艺尤有名。是书大旨,就朱子《章句》、《集注》反复涵咏,审于义理、精神、虚实

  • 论语征

    十卷。日本物茂卿(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)撰。物茂卿以为孔子修先王之道,论而有《论语》,后代学者为之作传,然其绪言无所系属,故物茂卿辑成此书。又以学不师古,非知孔子之心,乃潜心学古文辞十年。因汉儒距孔氏较

  • 天文启蒙

    七卷。英国艾约瑟译。约瑟生平籍里见《华语考源》条。是书凡七卷。卷一论地球并地球运转,卷二论月与日之诸行动,卷三论绕日之诸星,卷四论日为恒星,卷五论恒星,卷六论定日月星位之法并测知其方位诸用,卷七论日月

  • 隋山宇方钞

    一卷。清汪曰桢(生卒年不详)撰。汪曰桢字谢城,号荔墙,乌程(今属浙江)人。官会稽校官。博学多才,喜谈医术。辑有《荔墙丛刻》。此书为汪氏校订徐大椿《慎疾刍言》、王士雄《温热经纬》之余,广集验方,汇编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