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谷庵集选

谷庵集选

八卷。明姚绶,(1423-1495)撰。姚绶,字公绶,初号谷庵,又号云东子、兰台逸史、天田老农、上清仙吏、云东逸史等,又称丹丘先生,浙江嘉兴人。天顺八年(1464)进士,官监察御史、江西永宁知府。擅画山水,也取法赵孟頫、王蒙,好作沙坳水曲、扁舟垂钓之景,墨色苍润,亦写竹石,工行草书,风格近张雨,更兼能诗,著有《谷庵集》。是集凡八卷卷一、卷二为赋琴、操古、乐府,卷三至卷五为各体诗,卷六为词,卷七、卷八为序、记、传、志、杂著。姚绶微尚清远,早谢名级,乘沧江虹月之舟,尝吹游泛吴越之间,可以想见其高致。长歌渊源于太白,奇思壮采,络绎奔会,犹沿初明四杰流风。其诗文俱有飘飘凌云气,与书画同为逸品。词则得王碧山遗韵,在同时词流中,尤为迥出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、《明史·艺文志》均载作《云东集》,卷帙相同,乃集名有异。《嘉兴府志》补作《谷庵集》三十卷。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,称“绶吟情甚敏,今《谷庵集》所载不及什一。”《明诗综》载《有赠竹西画并题》一首,《江村消夏录》载有《题画》七绝一首,皆迪隽绝人。然此集未载,使人未免有遗珠之憾。有吴兴刘氏嘉业堂藏嘉靖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域水道记

    五卷。清徐松撰。徐松,详见《新疆识略》。其精于史事,尤长地理。好钟鼎碑碣文字。居伊犁时,尝亲历天山南北两路,记其山川道里,撰《伊犁总事略》、《新疆赋》、《汉书西域传补注》诸书。此书之作,亦在斯时。道光

  • 启秀事略

    一卷。清末颜札氏撰。按启秀,库拉雅氏,满洲正白旗人,道光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、军机大臣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因庇护义和团,伏诛。该书即其继妻颜札氏所记。现存光绪刊本。

  • 海沂子

    五卷。明王文禄(详见《丘陵学山》条)撰。此书篇幅短小,约万余字。共分五卷,五篇,即卷一为真才篇,卷二为作圣篇,卷三为稽阐篇,卷四为仪曜篇,卷五为敦原篇,篇各为卷,谈古裁今,王文禄以“海沂子”自称,发表

  • 芋经

    见《种芋法》。

  • 箐庵遗稿

    一卷。清汪筠(约1644-1689间在世)撰。汪筠,字禹次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为汪琬长子。少补吴江学诸生。三十二时患病咯血而死。汪琬得其遗诗数首,为刊附于汪氏家传集后,名为《箐庵遗稿

  • 锦绣论

    二卷。宋杨万里(1127-1206)撰。杨万里生平详见《诚斋易传》(辞目)。考宋贡举条式,第二场试论一道,限五百字以上。则此编为当时应试程式。凡二卷。然体例拘陋,未必真出于杨万里之手。集中国子监批点亦

  • 费氏遗书

    三种,五卷。明末清初费密(1623-1699)撰。费密字此度,号燕峰,新繁(今属四川省)人。曾组织地主武装对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,失败后流寓江苏泰州,著书终身。主张“道”应“致用”,反对理学空谈。著有《

  • 种太尉传

    一卷。宋赵起撰。赵起字得君,自称河汾散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种太尉即种谔,种世衡次子,曾任龙骧四卫指挥使知延州。与兄古、弟诊号称“关中三种”。所云“太尉”,乃唐末五代以来对武人的尊称。书中所记种谔事

  • 黄说仲诗草

    十八卷。明黄惟楫(约1580年前后在世)撰。黄惟楫,字说仲,浙江天台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诗多与王世贞、区大任等唱酬之作。其风亦沿七子之流波。有浙江孙仰普象藏本。

  • 忆江南馆词

    一卷。清陈澧(1810-1882)撰。陈澧字兰甫,广东番禺人。年十七为县学生员,年十八由翁心存送入广州粤秀书院学习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。其后数应礼部试皆不中,以大挑二等选授广东河源县训导,任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