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礼丛钞十六种

读礼丛钞十六种

十六卷。清李辅耀编。李辅耀,生卒年不详,字幼梅,湖南湘阴人,同治庚午(1870年)优贡,光绪丙子副贡,官浙江候补道。事母至孝,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,哀痛倍至,而动辄以古礼行事。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河西都绯珠塘,并筑墓庐,称之为“怀翼庐”。庐前有亭阁,后有堂、书屋、斋室、花园等。分别为之题名,小亭名依依,正堂名白云,书屋名寄梦,斋室名五思,花园名鞠园,以此寄托对已故母亲的思念。生平搜集整理清代一些理学名家张履祥、张骏祥、吴肃公、汪琬、毛奇龄、毛先舒、阎若璩等人评说古代礼仪制度的书籍,经过精心挑选、淘汰,获取十六种,编辑成书,名曰《读礼丛钞》,并刊刻行世。这套丛书对古代的丧葬等礼仪制度模糊不清的地方,或者历代学者对古代礼仪众说纷纭的问题,均作了比较全面的考释。这是古代丧葬礼仪之集大成者。目录:清张骏祥撰《丧葬杂录》一卷,清张履祥撰《丧祭杂说》一卷,清吴肃公撰《读礼问》一卷,清汪琬撰《丧服或问》一卷,清毛奇龄撰《三年服制考》一卷,清毛先舒撰《丧礼杂说》一卷,清阎若璩撰《丧服翼注》一卷,清吴卓信撰《约丧礼注传》一卷,清李文炤撰《家礼丧祭拾遗》一卷,清陈祖范撰《径咫摭录》一卷,清唐鉴撰《读礼小事记》一卷,清张华理撰《今制表》一卷,清张华理撰《丧服杂说》一卷,清周保珪撰《制服表》一卷,清周保珪撰《制服成诵篇》一卷,清周保珪撰《丧服通粹》一卷。有清光绪十七年(1893)湘西李氏刊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

    三卷。李琪(生卒不详)撰。李琪字孟(梦)开,亦字开伯,号竹湖,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平不详,宋宁宗庆元二年进士,曾任国子司业。此书以诸国为纲,而以其国之事见于《春秋》者类编为目,前有序,后有论断。第

  • 春秋传

    ① 二十卷。叶梦得(1077-1148)撰。叶梦得字少蕴,号石林居士,原籍吴县(今属江苏),居住乌程(今浙江吴兴),宋代著名文学家、经学家。哲宗绍圣进士。徽宗时官至翰林学士,数上书极论时事。南宋高宗初

  • 西安县志略

    十三卷。清雷飞鹏等修,段盛梓等纂。雷飞鹏,宣统元年任西安县知县。段盛梓,邑人。西安县治,设于光绪二十八年,因建置未久,故无县志。光绪三十二年,西安县前令即有书录,三十四年王孝偁又讨询邑中绅士段盛梓等,

  • 资州帖

    十卷。为《绛帖》复本。《绛帖》是宋代淳化官帖中最著名的法帖,可是民间却只闻其声名、不见其面目,故复刻本较多,如武冈本、乌镇本、彭州本等。许多复刻本在宋后皆亡佚,故其后见于著录为名为《绛帖》者,十有八九

  • 寒松阁诗

    二十卷。清张鸣珂(1829-1909)撰。张鸣珂,字公束,又字玉珊,浙江嘉兴人。曾以县令需次江右,官至中丞。家世清门,妙年力学,又得韵甫黄氏为师。于省垣书局任职二十余年。著有《艺谈琐录》等。是编诗八卷

  • 夏小正校正

    二卷。清孙星衍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注疏》辞条)撰。书首有自序,略言:“夏时古书,存者惟《尚书·禹贡》、《甘誓》及《山海经》,(今晋梅赜所造《五子之歌》《允征》,后刘炫所造《连山》,皆不足征)。孔子欲行夏

  • 泰兴县志

    二十六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杨激云修,顾曾恒纂。杨激云字白印,湖南善化(今湖南长沙市)人,光绪十年由军功署任泰兴县令。顾曾烜,字殅谷,南通州(今南通市)人,陕西即用知县,工文词。泰兴明代旧志,久经散失

  • 遂翁自订年谱

    一卷。清赵畇(1808-1877)自撰。赵畇字芸谱,号岵存,晚号遂园,又号遂翁。安徽太湖人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进士。历任编修,国史馆总纂,实录馆总裁,广州、潮州府知府,惠潮嘉道,按察使等官。此

  • 痘学真传

    八卷。清叶大椿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叶大椿字子容,无锡(今属江苏省)人。与吴县叶桂同族,受业于叶桂。大椿尤精于痘学,在当时颇具盛名。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撰成此书。卷一为论说三十二篇;卷二为证治;卷三为兼证

  • 双清堂石刻

    十卷。清刘树堂自刻其书。刘树堂字景韩,曾任河南巡抚。此帖是其与幕友章寿彝、章寿鼎同刻。此刻以十天干分卷。甲、乙、丙三卷,书秦篆汉隶。丁卷以下,杂古今人书。全十卷皆袖珍小册,拓墨甚精,意在传之永久。刘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