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补乡礼

补乡礼

一卷。清诸锦(1686-1769)撰。锦字襄七,号草庐、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雍正进士,官金华府教授,乾隆举鸿博、授编修、迁赞善。博闻强识,诗法山谷、后山。著有《至诗说》、《绛跗阁集》等。是书因《仪礼》十七篇中有《燕礼》、《公食大夫礼》等而独无《乡礼》;元吴澄所撰《逸礼》中尚有《补经八篇》、《补传十篇》,独无《乡礼》专篇。据考《仪礼》本有《乡礼》一篇,而其佚文散见于诸经传中尚可考见,故而诸锦据周官宾客之礼为宗,缉缀而成以补其缺。有艺海珠尘本、昭代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轩集

    八卷。宋陈藻(约1509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藻,字元洁,号乐轩,福清(今福建福清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曾师林亦之,为林光朝再传弟子。闭门授徒,不足自给,至浮游江湖,崎岖岭海。归买田数亩,又为人夺去。曾筑室

  • 删补颐生微论

    四卷。明李中梓(见《内经知要》)撰。作者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,结合个人临证经验,总结出一些观点,多为后世医家所遵循,如“肾为先天之本,脾为后天之本,”“气血俱要,而补气在补血之先,阴阳并需,而养阴在

  • 韩诗翼要

    一卷。汉代侯芭撰。清代马国翰辑。据《汉书·杨雄传》和《艺文类聚》,侯芭是河北钜鹿县人,著名词赋家杨雄弟子,杨雄去世后曾为之起坟守孝三年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称《韩诗翼要》十卷,侯包撰,《诗正义》引作侯苞,

  • 孝经说

    三卷。陈伯陶撰。陈伯陶字子砺,广东东莞(今东莞)人。官至江苏布政使。少从陈澧学。是书分三篇:首篇论《孝经》与《春秋》相表里,言修《春秋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,说《孝经》以明君臣父子之行,最得其旨。次篇言曾

  • 玉台新咏笺注

    十卷。清吴兆宜(约1672年前后在世)撰。吴兆宜字显令,江苏吴江人。履迹待考,有《庾开府集注》。本书引证颇博,但繁而无当。又多以后代之书注前代之事,尤为未允。唯每卷以明人滥增之作退之卷末,注曰以下宋本

  • 逸民传

    二卷。明皇甫濂(1507~1560)撰。旧本题皇甫涍撰,但考《明史·艺文志》及《江南通志》均有皇甫濂《逸民传》二卷,传写误笔,皇甫涍为皇甫濂兄。皇甫濂,字子约,一字道隆,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明嘉

  • 快心编

    初集五卷十回、二集五卷十回、三集六卷十二回。题“天花才子编辑”、“四桥居士评点”,作者约为清代康熙、乾隆年间人,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。也有人认为他就是天花藏主人(详见《平山冷燕》),但证据不足。书分三集

  • 忠武志

    八卷。清张鹏翮(1649-1725)撰。张鹏翮字运青,又字宽宇,遂宁(今属四川)人。康熙进士,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。曾随索额图与沙俄谈判,订立《中俄尼布楚条约》。又曾奉命治理黄河。著作除本书外,尚有《圣谟

  • 千岩和尚语录

    无数卷。明代释元长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元长。俗姓董,字无名,萧山县许贤乡人。自幼聪明过人,七岁经书过目成诵,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。少年依授经师学习《法华经》,据义问师,常常使业师受窘。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。

  • 说文染指

    二卷。清吴楚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楚字小山,四川酉阳人。是书着重训释字义,每说一字,少则数百言,多则逾千言,务为详尽,而于许氏故训,颇多违词,乃是为纠正许氏说解而作。按其所说诸字,如以“帥”为“将帅”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