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蒙鞑备录校注

蒙鞑备录校注

一卷。宋孟珙撰。从《宋史·孟珙传》看,孟珙未尝出使蒙古,怀疑是另有其人。清代曹元忠为之校注。元忠字君直,江苏吴人,光绪年间进士,曾任内阁中书。该书对鞑靼的发祥地、源流等问题进行了诸多考证,其辩甚为明确,校注偶失之疏,然其于蒙古国语合音,译语对音,殊有心得。象是人名地名诸书,纪著文多。各别注音一一疏通证明,使读者涣然释疑,具有一定的价值。该书收入《笺经室丛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熹平石经

    一卷。阿维越致辑。此书影印汉熹平石经共二百七十九石(其中重复六石),三千五百余字。是搜集比较丰富的辑本。学者如果没有马衡、吴宝炜、罗振玉三家的集拓之本,用此本也可作为研究石经之助。只是其中第九页石三,

  • 河洛先天图说

    二卷。清刘天真撰。刘天真字汝迪,号去伪,兴国州人。由岁贡生官任安仁县训导。其讲《易》,大旨认为天数五、地数五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。其六七八九之数,乃一二三四倚五而成。盖即参天两地而倚数之说。张尚瑗序之说

  • 赤城集

    ① 十八卷。宋林表民编。表民,字逢吉,号玉溪。东鲁(今山东)人,后寓居临海(今属浙江)。生卒年不详。林表民曾续陈耆卿《赤城志》,复取志书传、铭诔、赞、颂等志所不载之文,荟而辑之,是成此集。卷前有淳祐八

  • 隋唐演义

    ①十卷一百一十四节。不题撰人。书中第九节至九十八节,同熊大木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》。开头数节及九十九节以后,同罗贯中《隋唐两朝志传》。实为书商割裂抄录二书而成。因主要部分同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》,故一般视

  • 律吕正声

    六十卷。明王邦直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邦直字子鱼,即墨(今属山东)人。曾任盐山县县丞。该书以卦气定律吕,推步以《太元经》为准,分寸以《吕氏春秋》为准。所以其主旨依据李文利的黄钟三寸九分之说。是书援引浩繁

  • 听■楼集帖

    六卷。清潘正炜辑。潘正炜字季彤,收藏之富,甲于东粤。此帖是道光二十八年(1848)刻成,所收从魏晋至明末,共八十余家,钟繇、王羲之之帖,大都出自石本,所以也很可观。唐人石本与墨迹兼有,而多不可信,如李

  • 东廓集

    十二卷。明邹守益(1491-1562)撰。邹守益字谦之,安福(今江西西部)人。正德六年(1511)中进士第一。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。隆庆初追谥文庄。邹守益传王守仁之学,诗文皆阐发心性之语。其门人陈辰始编

  • 荆川集

    十三卷。明唐顺之(1507-1560)撰。唐顺之,字应德,一字义修。武进(今属江苏省)人。顺之素有异禀,稍长,洽贯群籍。嘉靖八年(1529年)举进士第一。曾督领兵船在崇明抵御倭寇,以功升右佥都御史,代

  • 四分律比丘尼钞

    六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广宏明集》辞条。《四分律比丘尼钞》撰成于贞观十九年(645),有三十章,分为三卷。天津刻经处据三卷本开为六卷。卷分劝学篇,释聚篇、结界篇、集众篇、足数篇、爱欲篇、

  • 涉江诗选

    七卷。明潘之恒(约1570年前后在世)撰。潘之恒著有《黄海》等。之恒初以文词受知于汪道昆、王世贞。既而赴公车不得志,渡江历浔阳(今江西九江)、湖北武昌,从公安袁宏道兄弟游。宏道称其出汪、王之门而能不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