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

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

二卷。宋范应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范应元,号果山,又号无隐斋谷神子。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大旨·诸家姓氏》称:“范应元,南岳寿宁观主,号果山,无隐斋谷神子作解”(指范应元为《老子》作解)。据此知范应元曾撰有《老子解》(已亡佚)不知与此本是否相涉。范应元所撰《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》,约成书于宋宝祐咸淳年间(1253-1274)。该书所据古本三十余家,援引旧说十余家,总计引自战国时韩非及汉司马谈等乃至宋张冲应四十余家之说释解《老子》。其中除韩非有关《老子》的论述外,唐傅奕注本与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《老子》甲、乙两种本最为相近,说明范应元实得古本为据。书中兼蓄并收,转引旧说。其引用所依原本,今或存或佚。其存者显见全貌,佚者也可由此书得见残篇。可谓之是《道德经》古本之大集成,可惜元明以来,引用者少,版本无多,实是研究《老子》之憾。现存《续古逸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汉蒙求

    十一卷。宋刘班(生卒年不详)刘班字希范,吴兴(今属浙江)人。官至同知三省枢密院事。本书模仿李翰《蒙求记》的体例。收取两汉的事,以韵语编之。以便乡塾之诵习,而于史学无所发明。

  • 倚云阁诗集

    一卷。清汪灏(约1700年前后在世)撰。汪灏,字文漪,一字天泉,山东临清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进士,官内阁学士、礼部侍郎,后至贵州巡抚。处事明决,为部下尊崇。以督修河工积劳成疾而死

  • 尚书小夏侯章句

    一卷。汉夏侯建撰,清马国翰辑。夏侯建字长卿,东平(今属山东省)人,乃夏侯胜从父之子,生卒年不详。建从夏侯胜和欧阳高学习《今文尚书》,称“小夏侯”。宣帝时为博士,其今文《尚书》学称“小夏侯学”。其著作已

  • 禹贡臆参

    无卷数。清杨陆荣(详见《易互》)撰。《禹贡臆参》在经文之下详载蔡沈集传,并同时采录《地理今释》以纠正蔡传之误,亦间出己意。其说与蔡传多有不同,常引诸书加以考据。然亦有先误之处。有《杨潭西先生遗书》本。

  • 唐本草

    见《新修本草》。

  • 读易举要

    四卷。元俞琰撰。此书《文渊阁书目》、焦氏《国史经籍志》、朱睦《授经图》皆著于录,然传本甚稀,故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亦云未见。四库馆臣自《永乐大典》辑出,仍编次为四卷,流布渐广。俞琰易学,以朱子为宗,故此书

  • 伤寒补亡论

    二十卷。宋郭雍(1095?-1187)撰。郭雍,字子和,号白云先生,洛阳(今属河南省)人,后隐居峡州(今湖北宜昌市东南)。作者早年业儒学,后潜心医学,另著有《郭氏传家易说》。此书为作者研究伤寒学成果,

  • 竹叶庵文集诗

    二十四卷。《词》九卷。清张埙(约1780前后在世)撰。生卒年未详。张埙字商言,号瘦铜。江苏吴县人。乾隆三十年(1765)举人。官内阁中书。此编聚其生平之诗,随所游历,各为一集。凡《南海集》二卷、《西征

  • 午亭集

    五十五卷。清陈廷敬(1639-1712)撰。廷敬,字子端,号悦严,泽州(山西晋城)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改庶吉士。官至文渊阁大学士,兼吏部尚书。著有《尊闻堂集》、《午亭文编》(已著录)。是集

  • 续论语骈枝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论语郑义》)撰。是编虽名《续论语骈枝》,其实远胜刘氏之书。篇中如“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”,谓此章之旨,本自明白,但学者不得其读,当以“加我数年”为一句,“五十”为一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