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篁墩先生文粹

篁墩先生文粹

二十五卷。明程敏政(1445-1499)撰。程敏政,字克勤,安徽休宁人。十岁以神童荐,英宗召试,即日赋圣节及瑞雪诗,并经义各一篇,援笔立就,文采粲然,诏读书于翰林院。成化二年(1466)进士,授编修,历左谕德、直讲东宫。以学问赅博闻名翰林。孝宗嗣位,擢少詹事兼侍读学士,直经筵。弘治六年(1488)冬,被劾致仕。文与李东阳齐名。著述甚丰。有《篁墩集》九十卷,编选《明文衡》、《新安文献志》,还有史学著作《宋遗民录》、《宋纪受终考》等。其诗甚多,古体写得朗爽劲健,律诗写得精警有味。但存诗太多,芜蔓之作亦不少,为世訾议。其文颇呈学问渊博的特点,但缺少文学色彩。是当时较有成就的诗文作家。原来程敏政自己编辑其诗文为《篁墩稿》、《篁墩稿》、《篁墩三稿》、《行素稿》,编成后没有刊印。后其子侄辈将程敏政所编诸稿统一汇编,为卷一百四十,总名之曰《篁墩先生文集》。因其卷帙繁富,难于传录,弘治十六年(1503)大庚张天衢任休宁地方官,承担了刊印《篁墩文集》之事,决定首先选择文集中的精华出选本。于是由程氏子侄中名程鲁的负责摘抄,又由程敏政门人戴瑶加以注释,张天衢出资刊刻,于正德元年成书。是为《篁墩文集》传世之本,即此书。越一岁知府何歆等复编次其全集为九十三卷,别梓行世。此编以文体编次,与全集本同。凡此编所收之文,均见全集本。然不观此编,无以知全书流变,故仍著于录。本书有明正德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山诗话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陈师道(详见《后山丛谈》)撰。是书为评论历代诗歌之作。《文献通考》作二卷。此本一卷,疑后人合并。本书又称《陈无已诗话》或《后山居士诗话》。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深疑《后山丛谈》及此书,且谓“

  • 读异书

    四种,五卷。不著编辑者姓名。所收四种为《随园琐记》一卷、《惊喜集》一卷、《香钦楼宾谈》一卷、《妒律》一卷附《闺律》一卷。《随园琐记》为清袁祖志所辑,记随园遗事。《惊喜集》、《香钦楼宾谈》则为杂记异闻及

  • 瓞园经说

    三卷。清宋绵初(详见《韩诗内传征》)撰。此书解释经义,以说《易》为最善。如谓自古言《易》者无先天后天之分,先天之学,非大《易》之通义。又谓王辅嗣“忘象”之说,后代儒生以为一扫《易》学之榛芜,而开之大路

  • 尔雅经注集证

    三卷。附《音释》一卷,清龙启瑞撰。龙启瑞(1814-1858)字辑五,号翰臣,临桂(今属广西)人。道光二十年(1841年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累官至通政司副使、江西布政使。卒于官。研精小学,著《古韵通

  • 匡林

    二卷。清毛先舒(详见《声韵丛说》)撰。本书皆是先舒议论之文。其阅考苏轼《志林》所记诸事,并取他人论同一事的文句一并录入,进行驳正论说,形成若干篇。是书立名《匡林》,当为匡正《志林》之意,或取聚众意谓“

  • 钦定皇朝通志

    一百二十六卷。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。又名《清朝通志》。是书共分二十略,计有“氏族略”十卷,“六书略”三卷,“七音略”四卷,“天文略”六卷,“地理略”八卷,“都邑略”四卷,“礼略”十二卷,“谥法略”

  • 宗圣谱

    十四卷。明邹泉撰。泉字子静,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仕履均不详。该书是记述历代儒家学者行实的著作。体例上分八目,即孔圣谱、四配谱、十哲谱、郡贤谱、理学谱、经儒谱、史氏谱、著作谱。所谓谱,其目的乃在于理

  • 算法全能集

    二卷。元贾亨(生卒年不详)撰。贾亨,字季通,湖南长沙人,《永乐大典》记为贾通。《算法全能集》共二卷二十子目一百二十六问,是元明之际口诀化数学的代表作,著作和刊刻年月不详。其总目有总说五项:钱、粮、端匹

  • 六爻原意

    一卷。明金瑶撰。瑶字德温,号栗斋,安徽休宁人。嘉靖十年(1531)选入贡生,授会稽县丞,再补卢陵县丞。后迁桂林中卫经历,因母老不去上任,而在家乡教书,活到九十七岁才逝世。该书成于万历九年(1581),

  • 剩语

    二卷。元艾性夫(约1279年前后在世)撰。艾性夫字天谓,号孤山,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与兄艾叔可、艾宪同有诗名,时称“抚州三艾”。入元,为江浙儒学提举。著有《剩语》、《孤山晚稿》。此集为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