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箧中集

箧中集

一卷。唐元结(719-772)编。元结字次山,号漫郎、聱叟,曾避难入猗玗洞,因号猗玗子。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天宝进士。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,立有战功。后任道州刺史。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,所作《舂陵行》、《贼退示官吏》受到杜甫推崇。散文亦,多涉及时政,风格古朴。原有集,已散佚。明人辑有《元次山文集》。此集成于乾元三年(760)。录沈千运、王季友、于逖、孟云卿、张彪、赵微明、元季川七人之诗,共二十四首。前有自序,称已长逝者遗文散失,方阻绝者不见近作,尽箧中所有,总编次之,命曰《箧中集》。其诗皆淳古淡泊,绝去雕饰。非惟与当时作者门径迥殊,即七人所作见于他集者,亦不及此集之精善。盖取其精华,百中存一。特不欲居刊薙之名,故记言箧中所有仅此。其沈千运《寄秘书十四兄》一首,较《河岳英灵集》所载颠倒一联,又少后四句,字句亦小有异同,而均以此本为胜。疑元结亦颇有所点定。《馆阁书目》谓二十四首皆元结作,则不然。沈千运,浙江吴兴人,家于汝北(今河南临汝)。王季友,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,家贫卖履,博极群书。豫章(今江西南昌)太守李勉引为宾客,杜甫诗所谓丰城客子王季友。于逖,里籍无考。李白、独孤及皆有诗赠之。孟云卿,河南人,或曰武昌人。尝第进士,官校书郎。所传诗一卷,仅十七首,而悲苦之词凡十三首,则亦不得志之士。张彪,颍、洛间人,杜甫诗所称张山人彪者,即其人。赵微明,甘肃天水人,名见窦《述书赋》。元季川即元结弟元融,独书其字,未详其故。或融之子孙所录,如《玉台新咏》之称徐孝穆。有汲古阁刻本,近人徐乃昌影宋刻本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1958年,中华书局出版《唐人选唐诗》(十种),收有此集,采用《随庵丛书》,影刻尹家书籍铺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滇行纪程

    一卷,《续抄》一卷,《东还纪程》一卷,《续抄》一卷。并清许缵曾(1627一?)撰。许缵曾,字孝修,号鹤沙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顺治六年(1649)进士,官至云南按察使。到任未及一年,即辞职归养。信奉

  • 白氏长庆集

    七十一卷。唐白居易(772-846)撰。白居易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原籍太原,迁居下邽(今陕西渭南),生于郑州新郑县(今河南新郑),贞元进士,诗人。官至秘书省校书郎,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和左赞善大夫。后因得

  • 其发编

    四卷。明曹于汴(1554-1630)撰。曹于汴字自梁,安邑(今山西省运城县)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。以推官征授吏科给事中。遇事敢言。熹宗即位,迁左佥都御史,佐赵南星主京察,力扶善类,为魏忠贤所

  • 学庸总义

    一卷。清许致和撰。致和著有《说诗循序》。是书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各为讲义一篇,后附时艺七篇。谓《大学》全书,蔽以知本;《中庸》大旨,在于尽人会天,一本于诚。以下即就此为说,使通篇筋脉,联络融会。或以一

  • 五鹊别集

    二卷。明卢宁撰。生卒年不详。卢宁字献子,号冠岩,南海(今广东)人。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进士。官至登州府知府。受业黄佐之门,佐乐典序即卢宁所作。此集中所收官南京刑部时讲学新泉精舍之作,是门人程子明

  • 烟波渔隐词

    二卷。宋宋伯仁(约1235前后在世)撰。宋伯仁生平详见《西塍集》辞目。是集凡二卷。所收之词,尽作于淳祐元年(1241)。其词牌皆〔水调歌头〕,以咏吕望、范蠡、陶潜诸人。又有潇湘八景、春雪四时景,亦各系

  • 东江集钞

    九卷,《别集》一卷。明沈谦(1620-1670)撰。沈谦,字去矜,浙江仁和(今杭县)人。崇祯末,杭州有“西陵十子”之称,沈谦为十子之一。所著文集数十卷,晚年亲手删汰,仅存诗文八卷,杂说一卷、名曰集钞。

  • 孟子发题

    一卷。宋施德操撰。德操字彦执,海昌人(今浙江海宁县南)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论述了《孟子》之旨,谓孟子有大功四:一曰道性善,二曰明浩然之气,三曰辟杨墨,四曰黜五霸而尊三圣,皆圣人心术之要,而孟子直指以示人

  • 政谱

    十二卷。清朱栗夷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朱栗夷字心庵。山阴(今山西省山阴县)人。本书采集佑《通典》,马瑞临《文献通考》、邱浚《大学衍义补》等书。然后,按类编辑。全书分十四回。虽然书名为《政谱》,实际仍为策略

  • 虞书命羲和章解

    一卷。清曾钊撰。曾钊字敬修,一字冕士,广东南海人,道光五年拔贡生,官至钦州学正。本书大旨是:认为“羲和”一章是历学之祖,其中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,就是后世的恒星七政,各有一天之说所本;其中所说的测中心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