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笔畴

笔畴

二卷。明王达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达字达善,号耐轩居士,无锡(今属浙江)人。洪武初举明经,为本县学训导,改大同府学,后迁国子助教。永乐初擢编修,累官至侍读学士。王达性简澹,博通经史,与解缙、王璲、王偁等号“东南五才子”。著有《耐轩集》、《天游稿》、《笔畴》等。此书内容多为抑郁愤世之谈,是王达任大同府学时所作。书首有陆之箕、孙鑨、林枢分别为此书作的序。陆之箕序中称:“国初王学十达尝著书曰《笔畴》,其言多主柔伏退逊,虽若出于老氏之绪余,然而圣经贤传,良多辅翼。”孙鑨序中称:“《笔畴》三十二篇,辞虽若繁,大旨不外乎恕。以恕告人,曾不知所措手处,持《笔畴》以相传诵,使人醒心肯首,击节叹赏。”林枢序中也说:“观其中所言句句皆切己,条条皆实用,诚处己接人之要道也。”王达在开篇题词中说:“余以驽蹇之资,远居塞外,亲戚朋友,无一人,静坐荒斋,心口共语,天理人情,殊加有省,假彼墨卿,以抒衷曲,命曰《笔畴》,用以自戒。”此书内容多处己接人之道,对人有一定的劝戒作用。此书原收在王达所著《天游集》中,共一百零七篇。王澄之弟王渊先刊其三十二篇,续又得五十二篇刊之,尚缺三分之一,陆之箕为之校补成完书,并付刻之。于每条之下,附有陆之箕案语,但很少考证之语。有《宝颜堂秘笈》(万历本、民国石印本)本,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《宝颜堂秘笈》本补印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。另有一卷本《笔畴》,收入《喜咏轩丛书甲编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吴旧话录

    二十四卷。清孙尚絅补撰。此书不见著录。为兰挥宋氏所藏明钞本。署赵郡西园老人口授,孙尚絅补撰,七世孙汉徵引释。其书略仿世说,皆记元末至明代松郡上海华亭的先辈名德。略同宋代龚明之《中吴纪闻》,明代顾起元《

  • 四忆堂诗集

    六卷。《遗稿》一卷。清侯方域(1618-1655)撰。侯方域,字朝宗,河南商丘人。与方以智、陈贞慧,冒襄齐名,时称四公子。清顺治八年(1651)中乡试副榜。是集编年而成,止于南明覆灭之前,其中今体居多

  • 书义主意

    六卷。元王充耘撰。王充耘字与耕,一字耕野,江西人。顺帝元统初年(1333年)以《书经》成进士,授同知永新州事,不久弃官养母。晚年潜心研究《尚书》,考订蔡传,名为《读书管见》;又撰有《书义矜式》。他的《

  • 印人传

    三卷。明末清初周亮工(1612-1672)撰。亮工字元亮,号栎园,河南祥符(今开封市)人。明崇祯进士,授监察御史。入清后任户部右侍郎等职。著有《赖古堂集》、笔记《因树屋书影》等。亮工喜集印章,且工于鉴

  • 艺苑捃华

    一名《秘书四十八种》,四十八种、九十六卷。清顾之逵编辑。顾之逵字抱冲,元和(今江苏苏州)人。诸生出身,家中藏书甚富,其藏书处曰“小读书堆”,为嘉庆时吴中大藏书家,著有《一甄录》等书。本丛书汇辑汉唐以来

  • 屈辞洗髓

    五卷。清徐焕龙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焕龙,字友龙,宜兴(今江苏宜兴)人。康熙五年(1660)举人,屡试进士不第,于是淡漠仕途,埋头读书。五十岁后,闭门著述,著作有《屈辞洗髓》、《大易象解》、《诗经辨补》

  • 毛诗名物释

    不分卷。清焦循(详见《诗陆氏疏疏》)撰。此书视其手稿,颇多残缺,初名《毛诗多识》,后又用丹笔改为今名。篇中虽分释为二十,或仅二三页,多不成卷。书末自记有云,辛亥(1791)九月初二日录毕,此书作之八年

  • 解字赘言

    一卷。清吕调阳(其生平著述未详)撰。是编系吕氏读许书之札记,立论多较通达。如论未有文字之先,“百物皆有名,其名皆俗所名也。圣人制书契,即本俗所名者,与之画出,故能使人人通晓,所谓万民以察也”。论形声,

  • 舆识随笔

    一卷。明杨德周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德周著有《澹圃芋记》。此书杂采经史中的奇字,抄辑成帙,皆引原著,并无新意。

  • 四婵娟杂剧

    一卷。清洪(1645-1704)撰。洪生平详见《长生殿》(辞目)。洪开始戏剧创作,为时很早,在《长生殿》之前就写过不少剧本,共有八种,现存的只有此《四婵娟》杂剧。《四婵娟》与徐渭的《四声猿》体制相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