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稽古轩经解存稿

稽古轩经解存稿

八卷。清赵逵仪撰。逵仪字衢斋,安徽泾县人。嘉庆癸酉举人。首有黄中模序。卷一是《易经》,卷二是《书经》,卷三、四是《诗经》,卷五、六是《春秋三传》,卷七为《三礼》及《大戴礼》,卷八为《四书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孝经》。其中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大戴礼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孝经》各仅一篇。书的内容大多为书院考试之作,故多抄前人之说或发空套议论,每篇后皆有批语,尤近俗套。但也有可为说者,如解“六宗”,主郑康成说,认为是星、辰、司中、司命、风伯、雨师。解“大夫孔父”,引郑大夫公子嘉字子孔,认为“孔父”是字而非名,解“辟雍泮宫”,据《说文》“廦,也”“廱,天子飨宴廦廱也”,而鲁有泮水,泮宫乃沣水旁之宫,俱非学名。如此等等,都是可为一说的。有道光十九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集千家注杜诗

    二十卷。作者不详。是书卷首载王洙、王安石、胡宗愈、蔡梦弼等四家序言。书中所采之注不过百家,但为了夸耀繁富,故虚称千家,与事实大不相符。其诗句、篇后之评论,皆为刘辰翁之语。《四库全书》编辑者怀疑此书为高

  • 春秋左传服注存

    二卷。清沈豫(详见《读易寡过》)撰。沈豫字小旉,号补堂,萧山(今浙江萧山)人,文学生,精《左传》学。东汉学者服虔注《左传》,号为精审,曾与杜预《春秋经传集解》并立于学官。南北朝时,河洛流行服虔注,江左

  • 经义塾钞

    一卷。清俞樾撰。经义,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,以经书文句为题,作文阐发其义理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2),下诏科举废除时文,改用“四书义”、“五经义。”俞樾遂根据科举要求,撰写了这一卷文章,作为学子应试的

  • 孝经注

    ① 一卷。明杨起元撰。杨起元字复所,广东归善(今广东惠阳)人。著述有《孝经注》一卷,《孝经引证》一卷等。是书删除章名,屏弃一切旧注,本着诚恳真挚的心情,表达浅显的道理,令人耳目一新。如注“至德”与“要

  • 四声易知录

    四卷,附《傍旁举略》一卷。清姚文田撰。姚氏生平著述,见“说文校议”。卷首自序略云:今之科举官韵取唐韵而强并之,其原出于刘渊,而任臆删汰,不知其所由始,大率取便场屋,初无义例,故有一字数音而止载一二音者

  • 龙冈山人诗钞

    二十卷。清洪良品(?-1897)撰。洪良品,湖北人,生平宦绩见《龙冈山人古文抄》条。《诗钞》之卷一、二名《檞庄集》,卷三至卷六为“崎山”、“焦尾”、“惊巢”、“巴河”诸集,卷七、八为《龙邱集》,卷九至

  • 勤王记

    一卷。旧题宋臧梓撰。《四库提要》考证其为臧梓记录吕颐浩口述而编成。记载建炎三年(1129)金人攻泗州时,诸路军队勤王事迹。有《永乐大典》本、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)孔继涵家抄本(现藏北京图书馆)。

  • 五音增收并类聚四声篇海

    见《四声篇海》。

  • 少泉集

    三十三卷。明王格(约1540前后在世)撰。王格,字汝化,京山(今湖北京山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嘉靖五年(1526)进士,改庶吉士。后出知永兴县,累迁河南佥事,分巡河北,世宗南巡,王格不赂中官,因坐行宫火

  • 寻花日记

    二卷。清归庄撰。归庄(1613-1673),一名祚明,字尔礼,号桓轩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归有光曾孙,善书画,能诗能文,著有《万古愁》,文集已佚,后人辑作《归玄恭遗著》、《归玄恭文续钞》,又有《归庄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