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秋槎杂记内篇

秋槎杂记内篇

四卷。清刘履恂(1738一1795)撰。履恂字迪九,江苏宝应(今宝应县)人。乾隆丙午举人,用为儒学教授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秋槎札记》一卷。本书有履恂后序,时在乾隆壬子年,后来毁于火灾。其子刘宝树重新加以荟辑,得《内篇》四卷,《外篇》一卷。《外篇》杂考群书,另行著录。《内篇》大多说经,援引依据多古义。如《论语》“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”,根据《乡射记》:“主皮之射尚力,前番不中,不复射”,《礼》“射不尚力,前番不中,后复射”,因此辨别道,这就是“为力不同科”的原因。又根据《乡大夫》、《考工记》、《乐记》,辨明“主皮”不是“贯革”。管氏有“三归”,根据《左传》杜注:“诸侯取适夫人,及左右媵,乃有姪娣,皆同姓之国”,认为娶妻的班次有三:适,娣,姪,或在娶夫人之后进行,那么本国为一次,二国各一次,因此说“三归”,纠正了包注“娶三姓女”的错误,又根据《公羊传》“诸侯不再娶”来纠正鲍注“三娶女”的错误。其他如论“禘祫”,根据左氏经传,加以辨明,或与郑注合,或与王注合。又《大学》“汤盘”,辨订为洗盥之盘,不是沐浴之盘。又据《穀梁》西宫灾传,证明庙制是横非纵,订正朱熹之误。诸如此类,见解惬当,书中较多。每条下面空隙处附有刘文淇、薛传均、凌曙、杨大承等的按语,这大约是校刊时所增进,对原义也多所引中。有道光元年刊本,《皇清经解》本(道光本、咸丰补刊本、鸿宝斋石印本、点石斋石印本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远壬文

    一卷。明王世懋(详见《经子臆解》条)撰。此书乃是王世懋训导子弟之作。书中屡次强调对子弟过于亲狎之害。语言深入浅出,切中物情。是一本很好的教育子孙后代之书。书后有王三锡、钱顺德为之作的跋以及王世懋自跋。

  • 唱经堂释小雅

    不分卷。金人瑞(1608-1661)撰。金人瑞,原名采,字若采,明亡后更名人瑞,又改名喟,字圣叹,后以字行世。一说本姓张。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。明诸生。倜傥不群,狂放有奇气,以

  • 春秋简融

    四卷。清胡序(1716-?)撰。胡序字席珊,诸暨(今浙江诸暨)人。该书前有乾隆五十六年(1791)作者自序,称该书创始于己酉(1789)九月,到庚戌(1790)八月全书告成,乾隆五十六年(1791)春

  • 安龙纪事

    一卷。明江之春撰。江之春,贵州安龙(今贵州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)人,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不详。《安龙纪事》记永历帝自广西南宁移跸贵州安龙府,有马吉翔者,原为北京内监长班,复为书办,冒功受宠,逢迎内监,官

  • 李中丞文集

    二卷。明李涞(约1585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涞,字源甫,号养愚,江西雩都人。生卒不详。隆庆五年(1571年)进士。官至右佥都御史,巡抚应天。著有《李中丞文集》。是集为康熙十年(1671年)其里人易学实所

  • 益智录

    二十卷。清孙承泽(详见《尚书集解》)撰。本书记录自周迄明圣贤名人言行,叙事之后附以论断。其中明人居三分之一。孙承泽出于东林党人门下,故本书所记明万历至天启间诸人传尤详。其间不免有门户之见。有清康熙刻本

  • 农学初级

    一卷。英国旦尔恒理(生卒年不详)撰,英国秀耀春口译,清范熙庸笔述。旦尔恒理生平不详。《农学初级》共十章,分为土壤、植物、肥料、耕法、轮种、畜类等目。《农学初级》于1878年出版,秀耀春、范熙庸开始翻译

  • 孙氏医学三种

    见《赤水元珠》。

  • 法帖释文

    十卷 宋刘次庄撰。刘次庄,字中叟,长沙人(今湖南长沙市)。宋徽宗崇宁(11021106)中官至御史。据曹士冕《法贴谱系》中说,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《淳化阁帖》十卷,摹刻在石上,去掉卷尾篆题,而增加他写的

  • 松荫堂学易

    六卷。明贾必选撰。必选字直生,上元(今江苏江宁)人。万历三十七年(1609)举人,官户部主事,因替人辩冤被贬谪外地,不久升南京工部郎中。他解《易》以数为本,对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之异同、先天后天之分别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