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真诰

真诰

二十卷。南朝梁陶弘景(详见《古今刀剑录》)编撰。古人学道求仙,讲究师承门派,又各依经书典籍,强调真言密语,还有的作扶乩降笔,以神化其说,认为不经师传口授,无神灵启示,就难获妙谛。陶弘景编撰《真诰》一书,就是集录晋以前神仙真人授受口诀及叙述道教上清派源流等事,又参杂佛教经旨、封都鬼宫、地狱托生等说,记述神鬼往来、居处职司及其与善恶之人的关系等神话。据今本《真诰》卷十九《叙录》所载,全书分《运象篇》第一、四卷,注文称此篇立辞表意、发咏畅旨、论冥数感对、自相俦会;《甄命授》第二、四卷,注文称此篇诠导行学、诚(当作诫)历愆怠、兼晓谕分挺、炳发祸福;《协昌期》第三、二卷,注文称此篇述修行条领、服御节度、以会用为宜、随事显法;《稽神枢》第四、四卷,注文称此篇区贯山水、宜叙洞宅、测真仙位业、领治所阙;《阐幽微》第五、二卷,注文称此篇述鬼神宫府、官司氏族、明形式不灭、善恶无遗;《握真辅》第六、二卷,注文称此篇是三君(指杨羲、许谧、许翙)在世所记录及书疏往来,非《真诰》之例;《翼真检》第七、二卷,注文称此篇标明真绪、证质玄原,悉隐居(即陶弘景)所述,非《真诰》之例。计七篇二十卷,仿纬书之例,篇名都以三字命题。《真诰》卷十九还解其名说:“真诰者,真人口之诰也,犹如佛经皆言佛说,而顾玄平(顾欢)谓为‘真迹’,当言真人之手迹也,亦可言真人之所行事迹也。”据此篇所述,知《真诰原以篇为卷,计七卷,后人析为十卷,今传《道藏》本和《四库全书》本都分为二十卷,也是后人所为。其中《道藏》本前有高似孙嘉定十六年(1223)序,《四库全书》本无此序,但二本内容基本一致。书中广征博引,述道教上清派源流及神话、天神鬼帅、真人仙妃、往来天地人间等;又述上清派道徒授受往还及修炼方术,其要旨以存神为宗,并涉及服气、胎息、诵咒、守真一之气、辟谷、食药、腾飞隐遁、守戒行善,还有针灸、按摩、导引等。书中所载诸术,许多合理因素为后世道家和养生家所采用;其述及《真诰》及《上清经》授受源流、《许氏世谱》等,也都是如今不可多得的道教史料。南朝以后道教受其影响颇深,历代学者也都对此书进行研究和评说。《朱子语类》称《甄命授》篇是窃佛教《四十二章经》,至如地狱托生妄诞之说都是窃佛教中至鄙至陋者;黄伯思《东观余论》认为是后人所附。《四库提要》依此二说著录其书。余嘉锡作《四库提要辨证》,常引《真诰》辨证彭晓《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》及蒋一彪《古文参同契集解》等篇之误。陈国符作《道藏源流考》,称“《真诰》卷一至十八确为晋人撰述,其注则陶弘景所增,卷十九及二十弘景所述。”其后学者认为此说极是,因而考定《真诰》前十八卷为晋人杨羲、许谧、许翙手书,又经南朝顾欢整理,陶弘景略加注解,并撰述后二卷而成全书,书中虽有晦涩乩语及荒诞之说,但其成书早,内容丰富,实为研究晋与南朝道教史的重要古籍,对于考证道家佚书,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。现存明《道藏》本、清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韦庵经说

    一卷。清周象明(详见《七经同异考》)撰。《四库存目提要》称周象明之书采摭之功多而考证之功少。其部分议论可成正论,如认为《书》“三江既入”,指的是入海而不是入于震泽,天下之水不可能下游未治理好,而上游独

  • 笺经室丛书

    三种,八卷。清末民国初曹元忠撰辑。曹元忠字君直,吴县(今属江苏省)人。光绪年间举人,精于经史考证之学。三种有《司马法古注》三卷附《音义》一卷,用孙星衍刻本,校订异文,并录旧注,复为《音义》附于卷后。《

  • 金陵新志

    十五卷。元张铉撰。铉字用鼎,陕西人。曾任奉元路(今西安市)学古书院山长,应集庆路总管府嘱,撰修此书,书成于至正四年(1344)。该书特点是史料丰富,详今略古,条理清晰,无丛杂附会之病。有至正四年(13

  • 春秋体注大全合参

    四卷。清周炽(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)撰。周炽字旦林,铜陵(今安徽铜陵)人。该书撰成于康熙五十年(1711),分四卷。卷一为隐公至庄公,卷二为闵公至文公,卷三为宣公至襄公,卷四为昭公至哀公。另有凡例二则

  • 四书正误

    六卷。清颜元(1635-1704)撰。颜元字易直,又字浑然,号习斋,河北博野人。清思想家、教育家,著有《四存编》、《四书正误》、《习斋记余》等。颜元为学主实用,恶宋儒空谈心性,云朱熹注解经书之功,不敌

  • 铁琴山馆遗翰

    四卷。清王笃(生卒年不详)书。王笃,字宝珊,秦(今陕西)人,官四川知县等。王笃工诗善书,宗法颜真卿,笔法苍劲。如该书帖中《水轮赋》、《史隐记》等皆轻圆秀丽、精熟工整,但字迹稍大者则笔锋不得劲展,以至逾

  • 肘后救卒方

    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

  • 古文尚书考

    二卷。清惠栋(1697-1758年)撰。惠栋字定宇,号松崖,学者称小红豆先生,江苏吴县人,清代著名的经学家,吴派经学的奠基人。传其祖父惠周惕、父亲惠士奇之学。惠栋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,以详博见长。

  • 西湖八社诗帖

    不分卷。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),闽人祝时泰游于杭州,与其友结诗社在西湖之上。其时会吟者有“紫阳社”、“湖心社”、“玉岭社”、“飞来社”、“月岩社”、“南屏社”、“紫云社”、“洞霄社”等八社。八社分

  • 苕溪渔隐词

    二卷。清范锴(生卒年未详)撰。范锴著有《华笑廎杂笔》。此为所撰之词。首卷一百十五阕,附施国祁一阕。末卷八十七阕,附严字淦一阕。共二百零四阕。令曲慢词,雅正深隽。其运意布局,皆有法度,尤得南宋词眼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