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潜虚

潜虚

一卷,附《潜虚发微论》一卷。宋司马光(详见《温公易说》)撰。《潜虚》是拟《太玄》而作。据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,称此书以五行为本,五行相乘得二十五,两之二十五为五十,卷首有气、体、性、名、行、变、解七图,各图或有辞文,或无辞文,缺者为未完之作。据朱熹跋张氏《潜虚图》,谓范仲彪家多藏司马光遗墨,曾向他示以《潜虚》别本,所缺之文甚多,别人问范仲彪为什么缺文很多,范氏说温公晚年著此书,未竞而卒,故所传止此。朱子还说,近见泉州所刻,无一字之缺,开始很惊疑,读至刚行便知是赝本,非司马光旧作。据晁公武所言五行相乘为二十五,两之为五十之说,而今本实为五十五行,《四库提要》称其中五行是后人所加。余嘉锡《四库提要辨证》则认为是张行成取缺本所补缀。并且认为全书皆伪。然此书虽未必出于司马光之手,或非司马光原作,而其书流传广泛且影响颇深,实为后世学者了解宋人关于术数学研究的可参之作。后附《潜虚发微论》,是宋张敦实所撰。张敦实,字炳文,婺源(今属江西省)人,曾官至左朝奉郎监察御史。其所撰《潜虚发微论》,宋代就已附刻于《潜虚》之后。其著以《发微论》为总论,继之以《玄以准易虚以拟玄论》、《气论》、《体论》、《性论》、《名论》、《变论》、《行论》、《命论》、《蓍论》诸篇。要旨发司马光考前古兴衰得失之言,认为是笔学心学之论。《四库提要辨证》作者余嘉锡对此详加考证,认为《发微论》十篇之中,其八篇都是窃自张汉的《辨虚》一书。虽此书不无剽窃之嫌,然其成书早,流传广泛,对后世学者研究《潜虚》一书,实助一臂之功。现存《范氏奇书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行类应

    九卷。明钱春(详见《湖湘五略》)撰。是书凡例称《五行类事占征验》初成于明中州李淑通,重修于张贲通,其书历记古今灾异之事,所列门目,均本于诸史书五行志,太抵与马端临《物异考》相近。钱春则又取《五行类事占

  • 传疑录

    二卷。明陆深(详见《南巡日录》条)撰。此书分上、下二卷,上卷杂论经说异同,兼及史事,于前代宗室恩数等杀之制,叙述尤详。如:宋制亲王之子,不封郡王,亲王既没,不立嗣王。王安石在熙宁间,裁减宗室恩数,三学

  • 太白阴符

    见《太白阴经》

  • 黔志四种

    十八卷。清熊湛英编。熊湛英字露阶,贵阳(今属贵州省)人。黔地多山,古代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,后来历代建军屯卫所,其他地区人渐多进居该地。自明代即有注意记载黔地地理人情之著作。是书汇辑有关著述四种:清田雯

  • 灌畦暇语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根据书中记载,作者自称老圃。在唐太宗一条,独称臣、称为皇祖,可知其为唐人。又该书引韩愈诗二章,云“后来岂复有如斯人”,则知为中唐以后时人。在《灌畦暇语·自序》里,作者自称“早年血气未定

  • 打箭炉志略

    不分卷。佚名编。该地为今日的四川康定县。此地为康熙四十年(1701)开创历史。《打箭炉志略》传抄乾隆本。该志不分卷,分为:建置、疆域、职官、山川、津渡、城垣、庙宇、营汛、坛庙、台务、关榨、土司、驿递、

  • 补阙肘后百一方

    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

  • 华野疏稿

    五卷。郭璠撰。郭璠(1638-1715),清山东即墨人,字华野,一字瑞甫。康熙庚戌(1670)进士,初任吴江知县,江南道御史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擢佥都御史。曾参劾大学士明珠、余国柱等贪污受贿、结

  • 尉帖

    八卷。清郑还雅(生卒年不详)等辑。郑还雅,生平不详。该帖刻于康熙十七年(1679),郑还雅当时官尉氏县(今属河南省)训导时,偕邑人靳标嵩等,取古帖及邑人书,汇刻为八卷。卷前有尉氏知县张士骃作序;古帖收

  • 说文重文管见

    一卷。近代萧道管(1855-1907)撰。道管福建侯官(今闽侯)人,为陈衍之妻室。著作尚有《列女传集解》,《然脂新话》、《诗古文辞长短句杂记》、《萧间堂札记》等。是编前有壬子(1912年)重阳陈衍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