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游艺卮言

游艺卮言

二卷。清叶德辉撰。叶德辉有《周礼郑注正字考》,生平已著录。《游艺卮言》成书于辛亥(1911)十月。叶氏援举平生所见过的书画名迹,以及《书史》中所记载的往事旧闻,著述为《游艺卮言》。其中包括十篇论述,其一为“法书”,其二为“名画”,其三为“辨别”,其四为“考证”,其五为“装潢”,其六为“收藏”,其七为“箴规”,其八为“记录”,其九为“避就”,其十为“帖刻”。该书所论购求及收藏书画之法,大都为苦心体悟之言,恰如作者《自序》所言:“凡事无阅历,则不能知其利弊之浅深;无学问,则不知其途径之左右。”故叶氏认为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,通鉴赏之法在于多见古人书画,丰富阅历。除此,叶氏还对古来临仿伪造书画的原因和具体伪造之法加以剖析、阐述,于收藏家、鉴赏家深有裨益。该书持论精审,援据广博,是我国近代艺术史上难得佳作、收藏家之圭臬。有观古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约斋经说

    三卷。清末潘任撰。潘任字毅远,号希郑,江苏常熟(今江苏省常熟市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虽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卷,实际上经说止十篇。每篇之下,往往附有评语,或“黄元同先生曰”,或“俞曲园先生曰”,可能

  • 耕学斋诗集

    十二卷。明袁华(1316-1382)撰。袁华字子英,江苏昆山人。生于元季,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。后因累逮系,死于京师。此集共古体诗七卷、近体诗五卷,不知何人所编。《明史艺文志》不著录。考杨维桢为作《可

  • 易经一谈

    无卷数。清王俶撰。王俶字善思,彭山人。其书大旨以程《传》与《本义》互相发明,不容偏废。坊本依照费、王之次序,已错乱经文。又只载有《本义》而不及《程氏易传》,注不全而解更加艰难,因此遵从朱子十二篇旧有次

  • 论语校议

    一卷。孟子校异 四卷。清姚凯元撰。凯元字雪子,浙江湖州(今浙江湖州)人。是书《论语》只存卷三,从《先进》篇起至《卫灵公》篇止。《孟子》四卷不缺。是书与《翟氏考异》互有详略,可以互证,其为翟氏所未及者,

  • 书经札记

    无卷数。清顾昺(详见《周易钞》)撰。《书经札记》一书取明陈第《尚书疏衍》之说,认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《尚书》非为伪书。冠以古文今文辨,对诸家考证予以反驳,而以《大禹谟》、《咸有一德》诸篇中某些文句较为古

  • 雍熙乐府

    二十卷。明郭勋(生卒年不详)辑。郭勋,郭英六世孙,袭祖先爵位。嘉靖间督团营,兼领后府,因罪下狱死。著有《三家世典》。此编在《词林摘艳》的基础上,广泛搜罗已刊、未刊的元明散曲、剧曲、诸宫调以及民间时调小

  • 墉城集仙录

    六卷。五代蜀杜光庭(详见《了证歌》)撰。道教中称女性成仙者为元君,或女仙,世人称仙女,以区别对男性关于神仙真人之称谓。杜光庭撰《墉城集仙录》,载述古今女子成仙的事迹,取材于《汉武内传》、《真诰》等道书

  • 图书衍

    五卷。明乔中和撰。乔中和详《说易》条。此书是四书讲义,之所以名为《图书衍》,是因为书中以五行八卦配合四书所言,如以《大学》中“明德”为“火”,以“新民”为“水”,以“至善”为“土”等等,牵强附会,不足

  • 周礼疑义举要

    七卷。清江永(1681-1762)撰。江永字慎修,学者称慎斋先生,安微婺源(今属江西)人,为县诸生三十年,后弃举业,课徒授业,著名学者戴震、金榜皆从其受业。好学深思,长于比勘,被后治汉学者奉为先河。江

  • 函史

    上编八十一卷,下编二十一卷。明邓元锡撰。邓元锡事迹详见《三礼绎》条。是书仿郑樵《通志》体例,七编是纪传部分,下编为二十略。《通志》纪传多因旧史,无甚新意,而二十略虽属新创,但不免有夸大之词。是书同《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