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济生拔粹方

济生拔粹方

十九卷。元杜思敬(生卒年不详)辑。杜思敬,自号宝善老人,铜鞮(今山西省沁县)人。此书辑录了金、元医书十九种。卷一《针经集要》,卷二《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》,卷三《窦太师流注指要赋》、《针经摘英》(又名《针灸摘英集》),卷四《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》,卷五《洁古老人珍珠囊》,卷六《医学发明》,卷七《脾胃论》,卷八《洁古家珍》,卷九《此事难知》,卷十《医垒元戎》,卷十一《阴证略例》,卷十二、卷十三《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》,卷十四《海藏癍论萃英》,卷十五《保婴集》,卷十六《兰室秘藏》,卷十七《活法机要》,卷十八《卫生宝鉴》,卷十九《杂类名方》。这是我国较早的医学丛书之一,又名《济生拔粹》。辑者自序认为:“张元素医中之王道,子璧承其事,李杲、王好古宗其道,罗天益绍其术。故所取者大多皆出于诸家,择其切用者节而录之。”书中包括金元时期医学理论、诊断证治、方药汇集等,内容广泛。其中大部分著作有单刊本。可作为研究金元医学参考文献。有元至大元年(1308)初刊本,1938年涵芬楼影印元延祐二年(1315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山志

    三卷。明岳岱撰。岳岱,邺郡人。阳山在苏州府城西北三十里。高八百五十丈。周围四十五里。东面阳,故名曰阳山。盖取山之东为朝阳,山之西为夕阳之义。以其远观有四面飞动之势,又名之为四飞。越绝书夫差自杀,越人葬

  • 明文海

    四百八十二卷。清黄宗羲(1610-1695)编。宗羲生平见《易学象数论》辞目。本书为明文总集。四百八十卷,有目四百八十二卷,原缺最后两卷。共收录作者近千人,选文约四千三百余篇。全书按文体分成二十八大类

  • 筠轩清秘录

    三卷。旧本题明董其昌(详见《画禅室随笔》条)撰。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上卷为论玉、论古铜器、论法书、论名画、论石刻、论窑器、论晋汉印章、论砚、论异石、论珠宝十个子目,持论允当,颇中要旨,可为艺术鉴赏之指南

  • 陈拾遗集

    十卷。唐陈子昂(661-702)撰。陈子昂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射洪)人,光宅进士,文学家、诗人,官至右拾遗,后被贬军曹,罢职归侍。子昂聪明好学,机警过人,博览群书,精通典籍。主张任用贤能,整饬吏

  • 溪山堂草

    四卷。明沈思孝(1542-1611)撰。沈思孝,字纯,浙江嘉兴人。隆庆二年(1568)进士,累官右御史。著有《奏录》,已著录。是集乃其晚年之作。凡四卷。思孝名入琅琊四十子之列。论者称其晚交姚士粦,故间

  • 闲止书堂集钞

    诗一卷。文一卷。清陈梦雷(1650-1741)撰。陈梦雷,字则震,号省斋,晚号松鹤老人,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。梦雷少有才名,康熙九年(1670)进士,继而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梦雷一生多坎坷,在三藩之乱后

  • 易律通解

    八卷。清沈光邦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光邦临海(今浙江临海)人,雍正年间任中书舍人。易道阴阳,律吕亦本阴阳,所以二者相互推衍,其道理可通。但易不是为律而作,律也不是为易而作,不能牵合为一。是书引律以合易,

  • 群书斠识

    无卷数。清常庸撰。常庸即是平步青。全书摘录了《越中园亭记》、《陶庵梦忆》、《三不朽名贤图赞》、《南雷文约》、《鲒埼亭集》、《筒河文集》、《湖海文传》、《左传诂》、《制艺丛话》、《顾亭林年谱》、《阎潜邱

  • 省身指掌

    九卷。美国博恒理(1845-1916)撰。博恒理,美国人,又名波特、亨利·德怀特。美国公理公传教医师。1872年和同班明恩溥来华,在天津传教施医。1880年二人同转山东庞庄。在庞庄设一所医院。1900

  • 西学书目表

    三卷,附一卷,附读西学书法。梁启超撰。梁启超(1873-1929),字卓如,号任公,别署饮冰室主人,广东新会人。自幼聪悟,勤奋好学,十一岁中秀才,十六岁中举人。后从学康有为,共同发起维新变法运动,成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