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洪范数

洪范数

宋蔡沈(1167-1230年)撰,清张文炳校刊。蔡沈字仲默,建阳(今属福建省)人,南宋学者。隐居九峰,学者称为九峰先生。曾师事朱熹。主要著作有《洪范皇极》、《书集传》、《蔡九峰筮法》等。本书卷首有张文炳序。全书共分为三帙。第一帙:沈原的序、天台谢无楙的《序说》、朱熹的《河图洛书图说》和《皇极辨》,然后就是《范数筮仪》、《明筮歌》、《九畴吉凶之图》、《洛书范数》、《箕子洪范九畴之图》、《皇极居次五图》、《九畴虚五用十之图》、《九畴合八畴数之图》、《九畴本洛书数图》、《九畴相乘得数图》、《九九圆数循环之图》、《范数之图》、《洪范经》、《洪范畴解》、《序畴传》。第二帙是“内篇”,有《洪范皇极论》三篇,每篇为一卷,有鳌峰、熊宗立解。第三帙是“外篇”,就是数八十一章。本书与《四库全书》所著录的本子有所不同,《四库》本是根据《永乐大典》,而本书刊于雍正初年,“四库”编修官却没有见过。本书与《四库》本虽同为之帙,但本书第一帙中各篇却是《四库》本所没有的。本书名《洪范数》,与《玉海》相合;第二帙的小标题为《洪范皇极内篇》,第三帙为“外篇”,又与王圻《续通考》作《洪范皇极内外篇》相吻合,可能王圻只见到这两帙。《永乐大典》本原无卷数,“四库”编修官将之合并为五卷;而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则作《洪范内外解》,七卷,“洪范”之下“皇极”二字不知为什么被去掉了。本书卷首有张文炳的“序”,但序中也没有说本书的来历,且第一帙中的《洪范畴解》又作《洪范畴》,无“解”字。本书为雍正元年(1723年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江水利纪略

    四卷。清苏尔德等撰。苏尔德,曾任江苏布政使。太湖之水,三江受之。三江之水,大海受之。其东北由刘河入海者,娄江。东南由黄浦入海者,非东江故迹,谓之东江。虽淞一江,独当其中,经昆山、嘉定、青浦、上海四县界

  • 老子化胡经残存

    二卷。唐佚名撰。关于老子化胡的传说,始于汉魏之际,晋以后又逐渐形成定论,特别是《老子西升经》等书的出现和传播,更使人相信有老子西去过关化胡之说。释道两家,各自出于不同的目的,也都承认此说,但两家所述不

  • 粤游草

    一卷。清曹溶(1613-1685)撰。曹溶,字洁躬,号秋岳、金陀老圃。秀水(今浙江永嘉)人。明崇祯十年(1637)进士,官御史。顺治三年(1646)革职。顺治十一年起官太常寺少卿、户部右侍郎、广东布政

  •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

    三卷。戴溪(生卒年不详)撰。戴溪,字肖望,学者称为岷隐先生。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南宋文学家。淳熙五年(1178)为别头省试第一,领石鼓书院山长。后任代理工部尚书,文华阁学士。除《读吕氏家塾读诗记》外

  • 勤王记

    一卷。旧题宋臧梓撰。《四库提要》考证其为臧梓记录吕颐浩口述而编成。记载建炎三年(1129)金人攻泗州时,诸路军队勤王事迹。有《永乐大典》本、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)孔继涵家抄本(现藏北京图书馆)。

  • 周易介

    四卷。清单维撰。维字宗四,号潍村,山东高密举人,尤重实学,于经史子学悉探奥蕴。曾与李长麟、王立性等结诗社于李氏南园,后司德州训导,迁濮州学正。此书只释上下经,系辞、说卦、序卦、杂卦皆无注。以宋儒义理为

  • 遁甲演义

    二卷。明程道生撰。程道生生卒年不详。字可生,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世人言“遁甲”皆以为祖于《洛书》,但《河图》以图名,当有奇偶之象,《洛书》以书名,当有文字之形。故班固以为六十五字(见《汉书·五行志

  • 两汉博闻

    十二卷。宋杨侃编辑。侃又名大雅,字子正,钱塘人(今杭州市)人,北宋端拱年间(988-989年)中进士,官至集贤院学士,生卒年不详。所编《两汉博闻》一书,乃《汉书》和《后汉书》之摘录,所摘内容以原书字句

  • 经髓

    七卷。明陈世浚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世浚字学元,闽县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。此书成于崇祯十二年,前有自序,称题于“九龙学署”。清代流县有地名九龙滩,可能世浚曾做过该县学官,书稿也完成于该地。五经各为一卷,加

  • 草泽狂歌

    五卷。明王恭撰。王恭,字安中,自称皆山樵者。福建闽县人,生卒年未详。永乐四年(1406),以儒士被荐修大典。方成,授翰林典籍,旋投牒归。写诗甚多。著有三集,《凤台清啸》已不传。故《千顷堂书目》有其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