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江变纪略

江变纪略

二卷。明末徐世溥(1608-1658)撰。徐世溥,字巨源,江西新建人。明诸生,长于文笔,山居遇盗焚掠而死,或云为仇家李明睿所加害。著有《榆墩集》、《榆溪集选》。《江变纪略》述永历初金声桓、王得仁南昌反正事。金声桓本明将,叛明降清,复又叛清而反正。王得仁本闯王部下降将王体忠军中旗牌,号“王杂毛”,金声桓害王体忠后,以王军属得仁。《江变纪略》首卷记金声桓降清后,取江西献英王,仅得官江西提督,大失所望,复受巡抚章于天欺侮逼勒,金、王二人遂密约谋反,杀章于天等清朝诸官,复明衣冠,迎弘光阁臣姜曰广,制朝官,称隆武年号。卷二述金声桓初胜后,大将军谭泰率清兵至,筑城掘壕,围困南昌,城中米价至六百金一石,以至人民相食,父子夫妇相啖。顺治六年(1649)正月,清军破城,二人俱死,前后相持八个月。徐世溥记金声桓主江西,大治宫室。清军困南昌,金面色如土,诸将禀问,百不应一。全祖望称“金、王定非能成事之人”(《鲒琦亭集外编》)。徐又记弘光阁臣姜曰广辅金声桓,讥其不知人而予事,身虽死而名不彰。而全祖望则认为姜曰广辅金声桓,固有甚难之事势,徐世溥终非局内,“不知事势之难自由也”(《鲒埼亭集外编》)。柳亚子谓金、王虽反复无足称道,行事未轨于正,但起兵反正,适与李成栋广州反清复明同时,大局震动,“俨然有中兴光复之机”(《南明史料书目提要》),而赣、粤两师俱败,南明局势终无可救补。《江变纪略》有《荆驼逸史》本,《明季史料》本,《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》本,《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可经堂集

    十二卷。明徐石麒(1578-1645)撰。徐石麒,初名文治,字宝摩,号虞求。浙江嘉兴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。官至吏部尚书,乾隆年间赐谥忠懿。著有《可经堂集》。该集凡十二卷。共分十五类,包括疏、诗

  • 桐庵文稿

    一卷。明郑敷教(约1649前后在世)撰。郑敷教,字士敬,江苏吴县人,(生卒年未详)。崇祯三年(1650)与同社杨廷枢、张传、陈子龙、夏允彝同举应天乡试。时东南文士统会于吴,号为复社,敷教生徒之盛,亚于

  • 王志

    二卷。清末民国初陈兆奎撰。兆奎籍贯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是兆奎辑录其师王闿运应答门人之作。谓之“王志”,是取《郑志》的体例。但《郑志》是郑玄弟子追论其师之言及应答之作,大都于经义有所发明,由此可见汉

  • 蚕尾集

    十卷。《续集》二卷。《后集》二卷。清王士祯(1634-1711)撰。王士祯,字贻上,号阮亭,自号渔洋山人。新城(今山东桓台)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。士祯堪称清“一代正宗”,与朱彝

  • 三易备遗

    十卷。宋朱元升(?-1275)撰,其子士可、士立补葺。朱元升字日华,号水簷,平阳(今浙江平阳)人,黼从子。嘉庆四年(1211年)武进士,官承节郎,差处州龙泉、遂昌、庆元县、建宁府松溪、政和县巡检。其子

  • 江湖小集

    九十五卷。宋陈起(生卒年均不详)编。陈起,字宗之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开书肆于睦亲坊,亦号陈道人。明清时所传宋本诸书,称临安陈道人开雕者,皆为所刻。是集所录凡六十二家。有洪迈二卷、僧绍嵩七卷、叶绍翁

  • 芜湖县志

    ①二十四卷,首一卷,清吴嗣蕙、梁启让修,陈春华纂。吴嗣蕙,字香圃,江西新建县人,乾隆五十八年(1793),由祁门县调任芜湖县知县。梁启让,字揖亭,江西新建人。进士,嘉庆十年来任芜湖县知县。先是芜湖有志

  • 羲经十一翼

    二卷。明傅文兆撰。文兆为江西金溪人。该书共分五篇:《上古易》第一,《观象篇》第二,《玩词篇》第三,《观变篇》第四,《观占篇》第五。取名“十一翼”,意思是说,孔子传《易》已有十翼,而自己又翼孔子,所以就

  • 古音附录

    一卷。明杨慎撰。杨慎事迹见“俗言”。是书专取古韵异读之字,详考其音义异同,征引颇富。然冗杂而无条理,盖是编乃慎在滇时凭记忆所及随手摘录者也,复见及牵引武断之说时或有之。有《函海》本。

  • 六艺堂诗礼七编

    十六卷。清丁晏(1794-1875)编。丁晏,字俭卿,一字柘唐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道光元年(1821年)举人,官内阁中书。少肄业于丽江书院,策问汉魏《易》十五家,晏对万余字。好学深思,笃好郑玄之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