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汉儒传易源流

汉儒传易源流

一卷。清纪磊撰。此书以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中内容为线索,对汉代诸儒及其易学著作全部收入。魏晋以后,凡见于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、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、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者,则全部收入,其它一概不录。此书目的在于明辨易学源流,但由于是作者随手杂抄《经义考》,不同原书校对,加之随意去取,间杂作者案语,故其书体例并不确切,非系统的易学史著作。此书刘承干跋曰:“是书自两汉下逮隋唐,师师相传之绪,信者著之,疑者阙之,不附会以失真,抑亦求汉易师师承者所可征信”,未免过誉之论。有嘉业堂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旴江集

    三十七卷。《年谱》一卷。《外集》三卷。宋李觏(1009-1059)撰。李觏,字泰伯,建昌军南城(今江西南城县)人。皇祐初(1060),因其俊辩能文,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,后升直讲。嘉祐中(1060),

  • 说经

    三卷。清韩泰青(生卒年不详)撰。泰青字南月,别号渔津老人,江苏萧山(今属浙江省)人。泰青之父韩仲遹,字绍闻,好学不倦,家有藏书数千卷,圈阅九遍,论著颇富。泰青幼承父学,后又师从蔡柯山、周青崖。所著《说

  • 普门医品附医品补遗

    四十八卷。明王化贞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化贞字元起,号肖乾,诸城(今属山东)人。万历年进士,历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,辽东巡抚。王氏素好医学,曾著《产鉴书》、《痘疹》等书。此书成于崇祯元年(1628),为王

  • 古文孝经荟解

    四卷。附孝经别录 四卷。清洪良品撰。洪良品于经笃信古文,著述有《古文尚书辨惑》、《古文孝经荟解》等。洪良品认为现行《古文孝经》鲍廷博刻本与班固所见同为真古文,胜于刘炫所传。因而是书专主鲍刻本,博引诸家

  • 序卦分宫图

    一卷。清辛本棨、王殿黻合撰。辛本棨字戟臣,蓬莱人。王殿黻字子佩,福山人。此书目的在于阐发邵子三十六宫的学说。邵氏认为先天八卦相错为后天序卦纲领。后天八卦相错为序卦之根。于是将上下经各分为三宫,共六宫,

  • 寿藻堂诗集

    八卷。清陈作霖(1837-?)撰。陈作霖,字伯雨,晚号雨叟,可园老人、冶麓老人,重光耄道人。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。咸丰元年(1851)中秀才,光绪元年(1875)举人,曾得侯补教谕衔,终生不得实授官职

  • 图书衍

    五卷。明乔中和撰。乔中和详《说易》条。此书是四书讲义,之所以名为《图书衍》,是因为书中以五行八卦配合四书所言,如以《大学》中“明德”为“火”,以“新民”为“水”,以“至善”为“土”等等,牵强附会,不足

  • 竹山县志

    ①三十卷,清贾待聘纂修。贾待聘,山西夏县人,进士,官竹山知县。县有志,皆亡轶无存。康熙十八年(1679)贾待聘任竹山知县,亟为创修,历三年,成书。《竹山县志》康熙二十一年(1682)抄本。明代兵燹,庐

  • 致知格物解

    三卷。清魏裔介(1616-1686)撰。裔介字石生,号贞庵,一号昆林,直隶柏乡(今属河北)人。顺治进士,官吏部尚书,保和殿大学士,太子太保。谥文毅。著有《圣学知统录》、《论性书》、《希贤录》等。上卷录

  • 解落三秋叶,能开二月花;过江千尺浪,入竹万竿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