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毛诗说

毛诗说

① 四卷。清庄存与(1719-1788)撰。存与字方耕,号养怡,乾隆十年(1745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礼部侍郎。生平通六经、律吕之学,为清代今文经学之开创者,常州学派之始祖。其学《易》尊朱熹,治《诗》本《小序》、《毛传》,兼治《尚书》今、古文,《春秋》学《公羊》之说,《三礼》采郑注而参酌诸家。著有《春秋正辞》十二卷、《象传论》一卷,《彖象论》二卷、《系辞传论》二卷、《八卦观象解》三卷、《尚书既见》三卷、《尚书论》二卷、《周官记》五卷,《春秋要指》一卷、《四书说》二卷、《毛诗说》四卷。是书多本小序、毛传推衍成文,凡序传有说者,皆发挥其义,以广序传之说。然亦有例外者,如《相鼠》篇,引《白虎通论》说,以为此妻谏夫之辞;《皇矣》中“此维与宅”句,引《汉书·韦玄成传》为“此维予宅”。然此类者,于整部书中亦为绝无仅有。是书亦有不从序说亦不从毛传而发明一家之说者,人多以之为臆说而不取。此书有味经斋本。② 三十卷。清孙焘(生卒年不详)撰。焘字桑,平湖(今浙江平湖县)人,生平无考。是书旨在墨守毛诗,故说诗皆以毛诗为本,于郑注有与毛传不合者,则费尽心机改易郑笺,且对郑笺时有诘难。作者自云,自己并不憎郑,而是不如是则毛传之义不明。故释诗义多顺毛传,而少己见。且辨驳郑注,往往失却方寸,甚至有意在守毛黜郑而实为黜毛申郑者,自相矛盾,漏洞百出,故虽卷帙颇多,而不为人所取。有嘉庆二十年(1875)自刻本。③ 六卷。清庄有可撰。有可,字大久,江苏武进(今江苏省武进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此书篇各为说,遵从旧注解的,仅有十之一二,大多是自出新义。书中有些解说能言之成理,时出新见,发人之所未发。但大多为牵强附会,很难尽如人意,难免有臆造杜撰之嫌。有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纯白斋类稿

    二十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元胡助(生卒年不详)撰。胡助,字履信,一字古愚,别号纯白老人。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。始举茂才,为建康路儒学学录,后累官翰林国史院编修官、承信郎、太常博士。此集为助自编,共三十卷

  • 大学衍义通略

    三十一卷。明王诤(生卒年不详)编。诤字子孝,号竹岩,永嘉(今浙江省温州市)人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进士,官至右佥都御史,巡抚贵州。是书取杨廉《大学衍义节略》、邱浚《大学衍义补》合为一编,凡《节略》

  • 北里志

    一卷。唐孙棨撰。孙棨字文威,唐僖宗时人,生平不详。《北里志》属笔记类。记载唐宣宗时代以后的长安(今西安)城北康平里的歌妓生活,共十五篇,该书对当时妓院生活记载颇详,涉及到一些公卿子弟时也真实地录其名姓

  • 古文孝经荟解

    四卷。附孝经别录 四卷。清洪良品撰。洪良品于经笃信古文,著述有《古文尚书辨惑》、《古文孝经荟解》等。洪良品认为现行《古文孝经》鲍廷博刻本与班固所见同为真古文,胜于刘炫所传。因而是书专主鲍刻本,博引诸家

  • 李忠定集选

    四十四卷。宋李纲(1083-1140)撰。李纲生平详见《建炎时政记》辞目。此集共四十四卷。其中奏议十五卷、文十六卷、诗六卷、《靖康传信录》三卷、《建炎进退志》四卷、冠以本传一卷、行状三卷、为明万历中闽

  • 论性书

    二卷。清代魏裔介(1616-1686)撰。此书摘录《书》、《易经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左传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以及唐宋以来儒学著作中有关论述性理方面的内容,并附有作者关于性理

  • 周易研翼

    十五册。清王蕙兰撰。王蕙兰字仲芬,一字东圃。长清人。光绪九年(1883)进士,曾官任丘知县。此书第一二册为诸图、三册至十册解上下经,十一册为文言、十二十三册为系辞、十四册为说卦序卦,十五册为杂卦。经传

  • 柳南文钞

    六卷。《诗钞》十卷。清王应奎(1684-?)撰。王应奎,号东溆,虞山(今江苏常熟)人。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其人每与朋好相见,辄以文字切磋不倦,曾与侯秉衡、陈亦韩、汪西京结诗课。著有《京江耆旧集》、《柳南

  • 仪礼集说

    十七卷。宋敖继公(生卒年不详)撰。敖继公字君善,长乐(今广东五华县)人,后居吴兴(浙江乌程县)。宋咸淳进士,对策忤时相,竟归而不仕;入元,赵孟頫尝从其受业。敖继公邃通经术,动循礼法,官信州教授。《仪礼

  • 富国养民策

    一卷。英国哲分斯(1836~1883)撰,英国艾约瑟(详见《格致质学启蒙》)译。哲分斯,英国著名经济学家。1838年,法国人古尔诺首先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中,用以解决经济学中的问题,但在当时并未引起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