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李相国论事集

李相国论事集

六卷。旧本题《李深之文集》,唐李绛撰。实为唐史官蒋偕辑录李绛生前论奏编纂而成,卷首有蒋偕大中五年序文一篇,已有说明。李绛(764~830)字深之,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宪宗朝宰相,佐宪宗平定藩镇有功。文宗时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,南诏犯蜀,诏绛募兵入援,兵乱遇害。本集所录李绛任翰林学士、户部侍郎及宰相时论谏事共65条,其中多为正史所不载。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多采纳其言,如论镇州事宜、镇州淮西事宜、论裴武事、泽潞事宜、上言承璀事、论魏博等等。故本书实为研究唐史特别是宪宗一朝历史的重要史料,足以补两《唐书》之不足。版本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《指海》(道光本、影道光本》第八集,另《畿辅丛书》和《丛书集成初编》(社会科学类)有《李相国论事集》六卷、《遗文》一卷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秣陵春传奇

    清吴伟业撰。其生平见《梅村集》条。此剧写文士徐适,因为家国飘零,浪迹金陵。他好友蔡游,也是个落魄贫寒的文人,两人非常爱好鉴赏古董,徐适家住着南唐的临淮将军黄济。黄济死去的妹妹保仪,本是李后主的宠妃。当

  • 费城县志

    十卷,清黄学懃纂修。黄学懃字敏若,南陵人,举人出身,康熙二十五年(1686)任费城县知县。费城县志创于明嘉靖年间王圭峰,再修于万历年间杨果,三修于崇祯年间汪桂茂。然中经兵燹,板章脱落,字迹几不可识。黄

  • 七十二候考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详见《易贯》)撰。是书以为七十二候始于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,北魏以来用以入历,至其时不改,遂采汇众书做成是考。首为《夏小正》,次《易纬·通卦验》,次《礼记·月令》,次《逸周书·时训解》,次

  • 说文正字

    二卷。清王石华、孙凤卿同撰。王、孙二氏之生平未详。是书依《说文》字部,写为正字,并附古文篆籀,或字之变体。去掉徐铉所增之字,分为上下两卷。其于文字源流,叙述简明,可使学者循览易了。不失为小学之津要。

  • 谷城山馆文集

    四十二卷。明于慎行(1545-1607)撰。于慎行,字可远,更字无垢,今山东省东阿县人。隆庆进士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慎行学贯百家,明习典故,文学已为时冠。有《读史漫录》、《谷城山馆诗集》等。此书乃其所作

  • 士仪

    二十一卷。附别集四卷。朝鲜许传撰。许传字伊老,号性斋,阳川人,生卒年未详。此书专门考证士礼。其书篇目有:《亲亲篇》讲宗法伦常、《成人篇》讲冠礼、《正始篇》讲婚礼、《易戚篇》讲丧礼、《如在篇》讲祭礼、《

  • 竹涧集

    八卷。《竹涧奏议》四卷。明潘希曾(1476-1532)撰。潘希曾字仲鲁,浙江金华人。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,改庶吉士,授后科给事中,出为湖广、贵州军储,嘉靖中,历太常卿,官至兵部左侍郎,著有《竹涧

  • 海源阁丛书

    六种,三十六卷,附录三卷。清杨以增(1787——1855)编。杨以增字益之,一字至堂,聊城(今山东聊城)人。一生酷爱藏书,所藏之书有数十万卷,建海源阁,刻有《海源阁丛书》,五种为汉蔡邕《蔡中郎集》十卷

  • 积石文稿

    十八卷。《诗存》四卷。《南池唱和诗存》一卷。《鲙余编》一卷。清张履(1792-1851)撰。张履,字渊甫,初名生洲,江苏震泽(今吴县)人。嘉庆举人,以教习注知县投牒,改教谕。其人自少志圣贤之学,尤精三

  • 尚书考

    六卷。清李荣陛撰。李荣陛字奠基,号厚冈,江西万载人,乾隆二十八年进士,官云南知县。李荣陛不但攻击古文,还认为今文也有错误,连《大传》也是伪作。李荣陛所考也大都是《尚书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。他认为伏生所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