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李温陵集

李温陵集

二十卷。明李贽(1527-1602)撰。李贽,号卓吾,又号宏甫,别号温陵居士,泉州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明思想家、文学家。做过云南姚安知府。哲学观点没有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。但公开以“异端”自居,提出“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”的见解,主张重视功利。认为“天下万物皆生于两,不生于一”(《夫妇论》)。对封建传统教条和假道学进行了大胆的揭露。认定《六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等儒家经典只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,并非“万世之至论”,反对“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”。终被统治者以“敢倡乱道,惑世诬民”罪名迫害而死。在文学方面,李贽反对复古摹拟,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,从“绝假纯真”的“童心”出发,反对“以多读书,识义理障其童心”,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对封建的传统思想有所突破;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,在当时颇有影响。其著作有《李氏焚书》、《续焚书》、《藏书》等。是集一卷至十三卷为答书、杂述,即《焚书》。十四卷至十七卷为读史,即《摘录藏书史论》。十八、十九二卷为道原录,即《说书》。第二十卷则以所作之诗为终。前有自序称:盖因刻《说书》而并摘《焚书》、《藏书》合为此集也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称:“贽非圣无法,敢为异论。虽以妖言逮治,惧而自刭。而焦竑等盛相推重,颇荧众听,遂使乡塾陋儒,翕然尊信,至今为人心风俗之害。故其人可诛,其书可毁。而仍存其目,以明正其名教之罪人,诬民之邪说。庶无识之士不至怵于虚名,而受其簧鼓,是亦彰瘅之义也。”于今天看来,此评其谬大甚。此集有江苏周厚堉家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虞文苑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张应遴(生卒不详)编。张应遴,字选卿,江苏常熟人。是书辑其乡有明一代赋、诗、杂文,以类叙编次而成。其中,如桑悦《两都赋》,朱彝尊《日下旧闻》未见其本。牟俸《请兴水利疏》、《续文献通考》及《

  • 七颂堂词绎

    一卷。清刘体仁(1624-?)撰。刘体仁,字公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。顺治进士,官吏部郎中。曾从孙奇逢问学,与王士祯、汪琬友善。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,表现闲情逸致。喜作画,并精鉴别。著有《七颂堂识小录》

  • 陆氏春秋公羊传异文辑

    不分卷。清沈淑(详见《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》)撰。该书是他所撰《陆氏(德明)经典异文辑》中的一种,与《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》等书一起合刻于《经玩》中。该书不分卷,也不载经传全文,只掇拾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音

  • 玉雪斋诗集

    三卷。明虞谦(1366-1427)撰。虞谦,字伯益,金坛(今江苏南京)人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)由太学生擢刑部郎,出知杭州府。永乐十六年(1418),命督漕运,后召为大理少卿,进都察院左副都御史。仁

  • 孝经宗旨

    一卷。明罗汝芳(1515-1588)撰。汝芳字维德,号近溪,南城(今属江西)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布政使参政。初从永新颜钧讲学,后颜钧系南京狱当死,汝芳鬻产救出。罢官后,汝芳事养颜钧,

  • 通鉴纲目前编

    ①二十五卷。明南轩撰。轩字叔后,渭南(今属陕西)人。嘉靖进士。历任翰林院庶吉士,吏部文选司郎中,终山东参议,人称渭上先生。著有《通鉴纲目前编》、《关中文献志》。该书以金履祥《通鉴前编》、陈柽《通鉴前编

  • 药露说

    一卷。意大利熊三拔(1575-1620)撰。熊三拔字有纲,又名乌尔西斯、萨巴廷·德。意大利耶稣会士。1606年来华,1617年被逐,死于澳门。利玛窦对熊三拔曾加意培养,临终时指定熊三拔为继任人,负责北

  • 读史集

    四卷。明杨以任编撰。以任字维节、江西瑞金人,崇祯四年(1631年)进士,官至国子监博士,生卒年不详。该书将历代史书中“可快可恨及有胆有识”的内容,按“快”、“恨”、“胆”、“识”四类编为四集,附有评语

  • 诗学事类

    二十四卷。旧本题明李攀龙(1514-1570)撰。李攀龙字子鳞,号沧溟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少孤贫。嘉靖二十三年进士,累官河南按察使。才学广博,与吴国伦、徐中行等号称“后七子”。著有《沧溟集》等。本

  • 紫佩轩诗稿

    二卷。清严昭华撰。严昭华,生卒年不详,字小云,浙江桐乡人,严锡康之妹,清代诗人。此书前有伯兄严锡康所写题词,书后有其侄严滨所写跋语,其女婿陈恩淑题写诗词四首。书末有“苏梓文阁刊版”字样。刊于光绪二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