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释地韵编
六卷。清徐寿基撰。寿基字桂珤,江苏武进(今江苏武进)人。著有《经义县解》、《甲子纪年表》、《玩古》、《续广博物志》、《旷论》、《酌雅堂骈体文集》等。《春秋释地韵编》卷首为《地名汇览》,将春秋时周及列国地名,按清代行省郡县进行编次,不详的地名也附在后面。按韵归类,卷一为上平声,卷二为下平声,卷三为上声,卷四为去声,卷五为入声,并释以清代地名。该书之作,是为了方便初学者记诵查阅。有清光绪十二年(1886)刊本。
六卷。清徐寿基撰。寿基字桂珤,江苏武进(今江苏武进)人。著有《经义县解》、《甲子纪年表》、《玩古》、《续广博物志》、《旷论》、《酌雅堂骈体文集》等。《春秋释地韵编》卷首为《地名汇览》,将春秋时周及列国地名,按清代行省郡县进行编次,不详的地名也附在后面。按韵归类,卷一为上平声,卷二为下平声,卷三为上声,卷四为去声,卷五为入声,并释以清代地名。该书之作,是为了方便初学者记诵查阅。有清光绪十二年(1886)刊本。
十卷。宋仲并(约1147年前后在世)撰。仲并字弥性,江都(今江苏扬州市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绍兴二年(1132)进士。四年(1134),因丞相朱胜非等论荐,改京秩。寻补外去。后三年复因张浚荐,召至皇宫,被
二十四卷。清孙尚絅补撰。此书不见著录。为兰挥宋氏所藏明钞本。署赵郡西园老人口授,孙尚絅补撰,七世孙汉徵引释。其书略仿世说,皆记元末至明代松郡上海华亭的先辈名德。略同宋代龚明之《中吴纪闻》,明代顾起元《
十卷,首一卷。清黄丽中修,于如川纂。黄丽中字锦江,江苏如阜人,监生出身,光绪五年(1879)任栖霞知县。于如川,邑训导。考《栖霞县志》自乾隆十九年(1754)知县卫苌重修后,距其时已一百余年未修志了。
一卷。宋雷次宗(386-448)撰,清马国翰辑。次宗字仲伦,豫章南昌(今江西省南昌市)人。精通《三礼》、《毛诗》。居庐山二十年。曾从释慧远学《丧服经》。元嘉十五年(438),文帝召至建康,开馆于鸡笼山
六卷。清范泰衡撰。范泰衡字伯崇,四川隆昌人,曾官万县训导。此书以宋人易说为宗,尤其是程朱易说。同时又博采汉晋唐宋元明诸儒之论,对其错误之论加以辨正。书中于每卦之下不作章解句释,只说明大义。在明清两代尊
十卷。明吴宣(约1470前后在世)撰。吴宣,字师尼,号野庵,崇仁(今江西崇仁县)人。(生卒年不详)。明景泰四年(1453)举人,授左军督府经历,改中府,升镇远府知府。著有《野庵文集》。此集系其门人王君
三卷。清韩崇撰。韩崇,字履卿,江苏元和(今吴县)人。书前有道光二十一年(1841)严保庸序及董国华、潘曾绶等人题诗。书中跋尾,对金石多有考证评论,其中不乏新的独到见解。如“裴岑纪功碑”,系东汉碑刻,隶
二卷。元钱天祐撰。钱天祐之履籍不详。其书前有延祐五年(1318)三月献皇太子进表。进表谓采摭经史成言,并仿效荀卿成相之体。凡帝王之道,起自唐虞,讫于有宋。共有八十六章,一章二十四字。并且于文章之后引述
二十卷。明陈与郊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与郊著有《檀弓集注》。本书分二十部,有的部又分若干子目,有的不分子目。各部先列浦南金《修辞指南》原文。列增续的部分于后。每类所增补的内容也不过十数条,又不注明其出典
十二卷。清邢澍撰。邢澍(约1752-1822)字雨民,一字佺山,阶州(今甘肃都武)人。官浙江候补知府。与孙星衍合撰有《寰宇访碑录》。邢澍从学于钱大昕,究心于金石文字。因文字变迁,由篆变隶,由隶变正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