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

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

不分卷。清刘文淇(详见《左传旧疏考正》)撰,子毓崧(1818-1867)、孙寿曾(1838-1882)续撰。文淇祖孙三代都是著名经学家。毓崧字伯山,一字松崖,道光二十年(1840)优贡生。传父《左传》学,旁通经史及诸子百家,校于校勘,著有《春秋左氏传大义》及《周礼》《尚书》《毛诗》《礼记旧疏考正》等书。寿曾字恭甫,同治三年(1864)、光绪二年(1876)两中副榜,著有《昏礼重别论对驳义》。仪征刘氏三世并以经学名,深受当时学者宗仰。据刘毓崧撰《先考行略》称,文淇生平湛深经术,对《春秋左氏传》用力尤勤,曾认为《左传》之义,被杜预剥落已久,杜注中稍可观览的观点,多系袭取旧注,于是辑《左传旧注疏证》一书,先取贾逵、服虔、郑玄三人之注,进行疏通证明,对杜预排击不当的进行纠正,对杜预剿袭前人的说法加以标明,对杜预沿用韦昭《国语注》的地方,也一加以指出。他还认为许慎《五经异文》所载的左氏说都本于传《左传》的先师,《说文解字》所引的《左传》,也是古文家的学说,《汉书·五行志》所载的刘子骏(歆)说,实际上也是左氏一家之学。又如经疏史注及《太平御览》所引的《左传》注,不载姓名,而与杜预注不同的,也是贾逵、服虔的旧说。凡此之类,都称为旧注,而加以疏证。至于顾炎武、惠栋、洪亮吉、焦循、沈钦韩等人专释《左传》之书,以及钱大昕、戴震、段玉裁、王引之等人之说如有可采,都加以罗列,最后附以自己的看法,进行论定。上稽先秦诸子,下考唐以前的史书,旁及杂家笔记、文集,都取作佐证,力图实事求是。历时四十年,撰成长编,拟定依次排比成书八十卷。可惜此书未成,刘文淇就已去世。子毓崧、孙寿曾继续编定;寿曾用力尤多,但只编至襄公四年就去世了。宏篇巨制未成完璧,学者惜之。《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》采用典型的注疏体,每条经传文之下有“注”和“疏证”两部分。注引贾逵、服虔等汉代古文家之说,疏证则广征博引,以补汉人旧注之不足,兼辨杜预、孔颖达之误。此书对《左传》的汉代旧注进行了集大成的总结,对贾、服旧说收罗之完备、归纳之清晰都罕有其匹。此外,他还收集其他古文家研究《左传》的成果,突破了贾、服的界限,对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择善而从。取材广博,也不乏个人的论断。对典章制度、天文历法、服饰器物、姓氏、地理、鸟兽虫鱼的考辨,汇萃众说而论断颇精,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但该书也有考辨欠精、论断不当的地方,并且书中崇汉排杜的意识也影响持论的公允。刘文淇还全盘否定前人探寻《春秋》义例的努力。总之,《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》是清代学者整理《左传》旧注的集大成之作,是治《左传》学的必要参考书。此书稿本一直未能整理刊行,直到解放后1959年,才有科学出版社的排印本问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屏风帖

    一卷。宋王允初刻。王允初,生平及里贯不详。据《唐会要》载,唐太宗李世民曾于“正观”(可能是“贞观”之误题)十四年(641)书有“真草书屏风”,尽述前代得失与治乱之迹,以示群臣,且笔力遒劲,为一时之绝。

  • 大学旧文考证

    一卷。清朱日佩撰。日佩字石民,江苏嘉定人。道光四年(1824)岁贡。有传称其苦志穷经,兼通音律篆籀金石。是书首有周沐润序文,称精博过翟教授,为翟灏四书考异。书中如亲民引钱大昕说,谓宋儒改亲作新,是因康

  • 九经今义

    二十八卷。近人成本璞撰。本璞字琢如,湖南湘乡县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所论九经为《周易》、今文《尚书》、《毛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。书中常借经义来议论

  • 子史精华

    一百六十卷。清张廷玉(详见《骈字类编》)、蒋廷锡、张照等四十余人,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编撰而成。康熙六十年受敕始修,雍正五年完成。清世宗御定颁行。经、史、子、集四库之中,子、史二部最为浩博,也最为芜杂

  • 说文解字旧音

    一卷。清毕沅(1730-1797)撰。毕沅字纕蘅,一字秋帆,自号灵岩山人,江苏镇洋(今太仓)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湖广总督。治学范围较广,由经史旁及小学、金石、地理,其撰述收入《经训堂丛书》中,另有《灵岩

  • 曹月川先生遗书

    十种,十一卷。明曹端(1376-1434)撰。曹端字正夫,学者尊称月川先生,渑池(今属河南)人。永乐年间举人,曾任霍州学正。笃志性理,学宗朱熹,提出“理驭气”说,主张“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”。尝云学者须

  • 字典校录

    一卷。清英浩(生卒年不详)撰。英浩姓高佳氏,字慕纯,号养吾,晚号人海拙叟。官礼部仪制司笔帖式。是书就《康熙字典》加以校录,约分增缺和校误两部分。增缺有两项,校误有十二项。卷后附《补音》《补字》各一篇。

  • 古今通韵括略

    见“韵学要指”。

  • 琴谱大全

    十卷。明杨表正撰。杨表正字西峰,延平(今福建南平市一带)人。生卒年与事迹不详。此书记录古来琴谱诸调,搜集很广。其中考证音文,注明指法较详。此书初刊于万历元年(1573),后又经校正,增以新曲。《四库全

  • 任子

    一卷。汉任奕撰,其生卒年不详。任奕字安和,后汉句章人。属文章之士,官御中丞。是书遗录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,而马总《意林》援引其书,称为十卷。吴志虞翻传注,引《会稽典录》云:“山阴朱育对王府君曰;‘近者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