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公羊礼疏

春秋公羊礼疏

十一卷。清凌曙(详见《仪礼礼服通释》)撰。凌曙精通《礼》学。最初他治郑氏(玄)之学,对典礼非常熟悉。后来听刘逢禄论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,特别爱好。他为阮元校辑《十三经注疏》,尽见魏晋以来各家《春秋》说。他认为何休言礼虽详,但徐彦疏对礼的诠释却很简略。而且何休注中杂引四代之礼,不完全是周制,徐彦疏则把它们都当成春秋时的典礼,这是不恰当的。他于是对《公羊传》中的典礼进行补疏,成《春秋公羊礼疏》(又称《公羊礼疏》)十一卷。他在自序中称,该书对比较隐晦的经义加以发明,对有不同的见解就加以引证,采录所及,包括郑玄《三礼》注、《晋书·礼志》、《宋书·礼志》以及新、旧《唐书》、《通典》诸书。大体上以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为主,疏不破注。对于何休之说,有所纠正,则引先儒的观点为据,不妄加论议。除该书外,凌曙又撰《公羊礼说》三十篇,编为一卷,大体上是对《春秋公羊传》中涉及到的典礼进行阐发,对前人的说法进行驳正,但“议必征诸古人,论不离乎师法”,多有根据。他还撰《公羊问答》二卷,解释《公羊传》中的疑难问题,不尽释礼。这三种书代表了凌曙研究《春秋公羊传》的主要成果,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《春秋公羊礼疏》有嘉庆二十四年(1819)江都凌氏蜚云阁刊本(收入《凌氏丛书》)。光绪九年(1883)归安姚氏辑《咫进斋丛书》,又将该书收入第一集。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(1935-1937)上海商务印书馆辑《丛书集成初编》,将该书采入史地类。王先谦辑《皇清经解续编》,也以《公羊礼疏》之名采入此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遵生八笺

    一名《雅尚斋遵生八笺》。十九卷。明高濂(生卒年不详)撰。高濂字深甫(《四库提要》为深父),号瑞南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万历间名士,能诗文,撰有传奇《玉簪记》、《节孝记》,前者流传甚广。另有诗文集《雅

  • 易经卦变解

    一卷。清吴脉鬯撰。吴氏曾撰《易象图说》六卷,末卷有八卦纳甲占例。据其六世孙吴菼所作序言,此书于顺治十六年(1659)刻板。而卦变解八宫说则藏稿于家,因惧其不得流传,吴菼将其付梓以求广为传播,但此书未见

  • 保德州志

    ①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王克昌修,殷梦高纂。王克昌字燕及,号澹园,别号瀚渑,山东临淄县人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经魁,三十年(1691)进士,三十八年(1699)授贵州贵定县知县。四十年(1701)调知

  • 重修成都县志

    十六卷首一卷,清李玉宣修,衷兴鉴纂。衷兴鉴,高县人,训导。《重修成都县志》同治十二年(1873)刻本,为十六卷首一卷,分十三门,依次为:天文、舆地、食货、学校、武备、职官、选举、人物、列女、经籍、艺文

  • 阙园集刻

    五种,九卷。李根源(1879-1965)编。李根源字雪生、印泉,云南腾冲人。日本士兵学校步兵科毕业,留学时加入同盟会。宣统元年(1909)回国,任云南讲武堂总办。民国初年当选为国会议员,参加二次革命。

  • 书蕉

    二卷。明陈继儒(详见《邵康节外记》条)撰。此书杂抄古今名物训诂及奇文隽字可供词藻之用者,随笔札记,分上下二卷。上卷又分勿勿非匆匆、胎卵二族、相马、花刑、杨用修、颖慧、青岚帚、玉米田、胭脂虎、簏簌、禹穴

  • 黔南会灯录

    八卷,附补续。清代如纯(生卒年不详)撰,成书于康熙四十一年(1702)。《黔南会灯录》一书,为灯录体中属于局部地方的灯录。此灯录仍从灯录旧例,只收上堂小参示众机缘拈颂法语等类,不载杂著空名。惟贵州之地

  • 周广庵全集

    三十八卷。清周金然(约1687前后在世)撰。金然,字广庵,上海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三十一年(1692)进士,官至司经局洗马。著有《周广庵全集》。此集为《周金然全集》。共三十八卷。由七部分组成。包括《饮

  • 白石山房稿

    十三卷。清李振裕(约1685前后在世)撰。生平见《别本白石山房稿》(辞目)。本集有诗三卷、文九卷,又附江南所作诗一卷,为李振裕督学江南时所刊。前有施世纶、汪琬序。施世纶序中只述政绩,不涉及文章;汪琬《

  • 茶史

    二卷。清刘源长撰。刘源长,字介祉,淮安(今江苏淮安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茶史》一书。是书卷端题名,自称为“八十翁”,由此可知此书为刘氏晚年而作。书的上卷,主要记载茶品;书的下卷主要记载饮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