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文章辨体汇选

文章辨体汇选

七百八十卷。明贺复征(生卒年不详)编。贺复征字仲来,丹阳(今属江苏)人。本书首无序目,书中有贺复征自著道光和尚述云:“先宪副昔宦夔门,时为天启四年(1624)六月。越岁乙丑(1625),予入蜀,悉其事。先宪副为郎南都,嗣后入粤归吴。”又云:“先宫保中冷公请师演说金刚经。”又在吴吟题词中云:“辛未秋,家大人粤西命下,予以病侍行。”据清《四库全书》编撰者对丹阳贺氏一家登科名者之考证,贺复征所序其祖父官阶、年月,俱与史载不合。本书每册首均有晋江黄氏父子藏书印记,而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却未载此编,莫详其故。贺复征认为吴讷所编《文章辨体》收载未广,乃别为搜集,以成此编。书中所收上自三代,下迄明末;分列一百三十二类。每体之首,多引刘勰《文心雕龙》及吴讷、徐师曾之言,间参以己说,以为凡例。据清《四库全书》编撰者称,本书在编次、离分上多有欠慎。如有一体而两出者,有一体而强分为二者,也有一文而重见两体者。此外,本书对金、元之文所收过略,而某些后人拟仿伪撰之作,亦杂其间,未免失于别裁。本书卷帙浩繁,稿本初脱,犹未经刊定,尚未能尽除繁芜。但其别类分门,搜罗广博,亦往往有出人耳目之外者,且其书只存抄本,传播甚稀,已成珍本。此书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子道论

    一卷。旧本题明薛瑄(见《读书录》)撰。此书内容,全自《读书录》中摘出,系为他人所辑,别立书名,以炫俗听。此书反映了明末诡诞之习,凡属古书,多改易其面目以求售,《读书录》虽为习见之书,亦不能免。该书有《

  • 章氏遗书七种

    清章学诚(见《章氏遗书》条)撰。此书内容包括《文史通义》、《校雠通义》、《地方略例》、《文集》、《湖北通志检存稿》、《外集》、《湖北通志未成稿》。传世本有民国年间浙江省图书馆铅印本。

  • 宋高宗真草孝经

    (石刻本)宋高宗御书。绍兴十四年(1144)刻石。先是绍兴十三年御书诸经,有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左传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,无《孝经》。至十四年七月,诏诸州以御书《孝经》刊石。今

  • 邹平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清徐政修,马驌纂。徐政字圣齐,吴郡人,顺治十四年(1657)任邹平县知县。马驌字宛斯,一字聪御,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至知县。著有《左传事纬》,《绎史》。顺治十六年,徐政开局修志,延马

  • 张子和心镜别集

    见《伤寒心镜》。

  • 松隐文集

    三十九卷。宋曹勋(1098-1174)撰。曹勋,字功显,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进士出身。靖康初,除武议大夫。曾从徽宗北迁,奉密诏南归,后又奉使至金迎宣仁太后。绍兴五年(1135)除江西兵马副都督,累迁

  • 穆斋经诂

    四卷。清有任氏门人施世锡跋。据自序,此书原题“经传正义”。书中论周正,历驳改时不改月,改月不改时及改正朔不改时月诸说。虽然列国间有用夏正者,而春秋所书皆周正。论文祖,认为文祖是尧的始祖,即颛项,颛顼实

  • 学古堂日记

    四十九种,不分卷。清雷浚、汪之昌编。清代,江浙一代学术最发达,通经史的学者以及藏书家如宋翔凤、顾广圻、吴钟骏、冯桂芬、黄丕烈等,都曾名重一时,后经镇压太平天国之战,书籍和文化设施都有损失,之后又大力重

  • 竹书纪年辨证

    四卷。清韩怡撰。韩怡,丹徒(今属江苏)人。官至国子监学正。该书将张宗泰《校补》概为删削,附注等则仍如其旧。然张氏本东周以后,皆以晋魏纪年,自晋殇叔元年至魏惠襄王,皆用大书而不旁列。怡书则言夏商周王事,

  • 高宗肜日

    高宗祭成汤,有飞雉升鼎耳而鸣,祖已训诸王,作《高宗肜日》、《高宗之训》。高宗肜日,越有雊雉。祖已曰:“惟先格王,正厥事。”乃训于王。曰:“惟天监下民,典厥义。降年有永有不永,非天夭民,民中绝命。民有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