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扶荔词

扶荔词

三卷。《别录》一卷。清丁澎(生卒年未详)撰。丁澎字飞涛,号药园,浙江仁和人。顺治十二年(1655)中进士,授刑部主事,转礼部。十四年(1657)任河南乡试主考官,升礼部郎中。但不久即为科场案牵连,家产籍没,全家流徙尚阳堡。在流放之地,曾亲自放牛,备尝艰辛,历五年始得放还。归后甚贫,游食四方而死。丁澎年少时即才华出众,与弟丁景鸿、丁潆并有诗名,时称“三丁”。所作《白燕楼》诗,流传吴地,士女多抄写在衫袖上。后诗名愈盛,在京做官时,与施闰章、宋琬、严沆、陈祚明、张文光、赵宾互相唱和,号为“燕台七子”。他还是“西泠十子”之一。他的诗以描写山川的景物和投赠唱酬为主要内容,文辞工丽,深情绵邈,风格接近晚唐。能通过艳丽的语言传达细腻的感受,寄托深沉的情思。各种诗体中,他最擅长七律,在其诗集中,七律多达四卷。他也能词、曲。其词风清峻开爽。著有《演骚》杂剧,今已佚。撰有《扶荔堂诗集选》十二卷、《文集选》十二卷、《扶荔词》三卷、《词变》一卷。此集为其所撰之词,卷一小令,卷二中调,卷三长调,共二百零五首。卷四别录,回文三十九首。每词之后,有同时诸人评语,皆谀辞。集中最可异者,往往不用旧调,自订新谱。丁澎自注云:新谱者,药园之所定也。有自度曲、有犯曲、有翻曲。自明代宫谱亡失,不知何以能自度曲又为犯曲。翻曲尤为费解。集中犯曲最多,其法节两调或数调之句法以合一调,不知犯调始兴于宋大晟府。姜夔凄凉犯序,言之甚晰,全在住字相同,如正黄钟宫与越调犯,越调与中吕调犯,皆合字住,澎不明是理,但节用各词句法。盖本刘过四犯剪梅花,卢祖皋又有锦园春三犯及月城春之名。用解连环醉蓬莱雪狮儿三曲。须知此云犯者,即晁补之所谓自过腔。盖住字相同可为犯调,五音相同即可过腔,皆有犯名,澎不明此理,无知妄作。其金门归去词后,范默庵又以四犯剪梅花为芦川之词,一误而再误。回文之词,殊非正道,偶一为之,本无不可。今竟别录一卷,谓之词变,谬妄之极。其词喜为绮语,亦多纤巧之言。有康熙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关右经籍考

    存十一卷。清邢澍撰。邢澍(1752-1822),字雨民,号佺山,一作佺山,阶州(今甘肃武都)人,乾隆五十五年(1790)进士,官至江西南安知府。博学洽闻,家藏图书逾万卷,尤善史表、史志之学。此编初名《

  • 都梁香阁诗词集

    不分卷。不著编者姓名。书前有光绪十六年(1896)俞樾所写序言及恭亲王、随斋、陈夔龙等所写题词。共收诗三十四首,词十二阕。有宣统三年(1911)刊本。

  • 陈子要言

    一卷。三国吴陈融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融,陈国人,官豫章太守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称《陈子要言》十四卷,已亡佚。仅《太平御览》中存有《陈子要言》两节,清马国翰辑此两节附考,定为一卷。并将其收入《玉函山房辑佚

  • 初寮词

    一卷。宋王安中(1075-1134)撰。王安中字履道,中山阳曲(今属山西)人。进士及第。官至尚书右丞、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、知燕山府等。对王安中之为人,历史上多有微词者,然其才华富艳,亦不可掩。宋人

  • 庄渠遗书

    十二卷。明魏校(1483-1543)撰。魏校本姓李,字子才,号庄渠,江苏昆山人。弘治年间进士及第,授为南京刑部主事,历迁郎中,不为太监刘瑾所屈,召为兵部郎,移疾归。嘉靖元年(1522)复起,官至太常寺

  • 群书斠识

    无卷数。清常庸撰。常庸即是平步青。全书摘录了《越中园亭记》、《陶庵梦忆》、《三不朽名贤图赞》、《南雷文约》、《鲒埼亭集》、《筒河文集》、《湖海文传》、《左传诂》、《制艺丛话》、《顾亭林年谱》、《阎潜邱

  • 神农本草

    见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  • 楚辞释

    十一卷。清王闿运(1833-1916)撰。王闿运,字壬秋,号湘绮,湖南湘潭人。咸丰二年(1852)举人,曾为曾国藩幕僚。后讲学蜀、湘、赣等地,历掌成都尊经书院、长沙思贤讲舍、衡州船山书院。清末授翰林院

  • 屈原赋注

    十二卷。清戴震(1723-1777)撰。戴震,字东原,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。著名思想家、学者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任《四库全书》馆纂修官;四十年(1775)赴殿试,赐同进士出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一

  • 黄元龙诗集

    八卷。《附尺牍》二卷。明黄奂(约1596年前后在世)撰。黄奂,字元龙,安徽歙县人。生卒年不详。著有《元龙小品》等。其诗意力主独创,而失之生硬。集中诸体皆备,独无七言律诗。因流俗唱和,多用七言诗,故黄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