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嵇中散集

嵇中散集

十卷。晋嵇康(223-262)撰。嵇康,字叔夜,谯国钟(今属安徽)人。官中散大夫,世称嵇中散。早孤,有奇才,超迈不群。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恬静寡欲,含垢匿瑕。博览无不精通。长好老、庄之学,常修养性服食之事,弹琴咏诗,自足于怀。与山涛,陆籍,阮咸,王戎,向秀,刘伶为竹林之游,世号“竹林七贤”。山涛为吏部尚书,欲举嵇康自代。嵇康遂作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。吕安与嵇康相善,后安以事系狱,亦牵及康,下狱后被杀。康善清谈,又善文。著有《嵇康集》。南朝梁之前,有《嵇康集》十五卷,目录一卷。但至隋已有亡佚,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为十三卷。唐代又将此本重编为十五卷。与旧本卷数相合。至宋本则仅有十卷,题为《嵇中散集》。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称“康所作文论六七万言,其存于世者仅如此。”此集共诗四十七首,赋一篇,书二篇,杂著二篇,论九篇,箴一篇,家诫一篇。杂著中《嵇荀录》一篇,有录而无书。实其诗文六十二篇。并非宋亡旧本,盖明嘉靖四年(1525)吴县黄省曾所重辑。另有明吴宽丛书堂抄本,讹误较少。以后汪士贤《汉魏诸家集》本,张溥《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》等本,皆以黄省曾本为底本。此后,校刊、校注本很多。最有影响的有鲁迅校《嵇康集》本,卷一收诗六十首,卷二至卷十有赋一篇,文十五篇,卷末附《逸文考》、《著录考》。1956年由文学古籍刊社影印出版。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戴明扬《嵇康集校注》。虽校记甚多,但注释、集评则颇繁富,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注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江闸务全书

    六卷。清程鹤翥撰。程鹤翥,字鸣九,山阴人,康熙举人。《三江闸务全书》康熙间刻本,共六卷。分为正续二编。篇首冠图一幅,后附考证四十四条,续编二十一条。此书专考三江塘闸海口诸务,所记或为程氏亲身所历,或为

  • 默庵集

    五卷。元安熙(1269-1311)撰。安熙字敬仲,号默庵。真定藁城(今属河北)人。少慕刘因,欲从之游,时逢因卒,不果。但所学皆以刘因为宗。苏天爵辑其诗文,虞集序。原书十卷,内集五卷,外集五卷现已佚。《

  • 梁氏三礼图

    一卷。梁正(生卒年及事迹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考《崇文总目》载《三礼图》九卷,梁正撰。《玉海》载张昭等议曰:“《四部书目》有《三礼图》十三卷,是隋开皇中敕礼官修撰。其图第一题梁氏,第十后题郑氏,又称不

  • 古史汇编

    四卷。明韩孔赞(生卒年不详)撰。韩孔赞字义一。本书采诸史典故,分四十七门。其事起于唐代而止于明代。其体例仿《文献通考》,内容叙述简略。

  • 同音字辨

    四卷。清刘维坊撰。维坊字言可,号乐山山人,勃海人。是书撰于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,北平徐沅澂参订。又于同治十二年(1873年)重订。书前有贾植序,略云:刘子乐山嗜学博古,质朴无华,工篆刻,以铁笔为

  • 等韵丛说

    一卷。清江有诰撰。有诰生平见“音学十书”。有诰既精古韵学,亦明等韵学。是编首释神珙《五音图》、次辨七音十类粗细、次辨字母讹读、次辨字母清浊与发送收。此书名“丛说”者,乃杂记之体也,所论颇有条理。是书刊

  • 隆昌县志

    ①十二卷,清黄文理纂修。黄文理,巴陵人,曾任隆昌县知县。隆昌县志创于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),其时县令钱振龙奉檄纂辑数条,附入郡志,仅二十四页。黄文理任县令后,认为旧志过于简陋,因修兹编而续之。《隆

  • 易经疑问

    十二卷。明姚舜牧(1543~?)撰。舜牧字虞佐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万历元年(1573)举人,历任新兴、广昌二县知县。年过六十,撰《五经疑问》,八十以后,又重订《诗》、《礼》二经及此书,其《序》并载

  • 春秋内传古注辑存

    三卷。清严蔚(详见《诗考异补》)撰。蔚字豹人,元和(今江苏苏州)人。笃于信古,辑有鲁、齐、韩三家《诗》,对《左传》用功尤深。此书采录《经典释文》、《五经正义》、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三国志》旧注、唐人类书

  • 鶡冠子注

    一卷。清王闿运(1832-1916)撰。闿运著有《周易说》,已著录。《鹖冠子》一书,本为伪书,而错乱特甚,几乎难以句读。注释此书,当先校勘。能解释则释之,其义不知,当存阙以待后人补之。闿运注释此书,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