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岁寒堂诗话

岁寒堂诗话

二卷。宋张戒撰。张戒,字不详,正平人,生卒年不详。绍兴五年(1135)四月因赵鼎荐,得召对,授国子监丞。绍兴八年(1138)以兵部员外郎为监察御史,累官至司农少卿,旋坐疏留赵鼎改外任。后以佐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。是书凡二卷。约成书于南宋初年,但原本亡佚;此本乃清代据《永乐大典》所载增补而成。分为上、下两卷,上卷集中阐发其诗学见解,通论古今诗人;下卷则专论杜甫。其论诗主张“言志”,认为“言志乃诗人之本意,咏物特诗人之余事”。强调“咏物”当以感兴为基础,服从于“言志”。并将历代诗作分为五等,高扬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之传统,而对苏轼、黄庭坚大加指斥,称:“苏、黄用事押韵之工,至矣尽矣,然究其实,乃诗人中一害。”是书问世,正当苏、黄之学盛行,张戒力排流俗,自抒己见,亦属难能可贵。郭绍虞《宋诗话考》认为,是书“为沧浪之先声”,在宋人诗话中,不得不推为重要之著作。有聚珍版本、《学海类编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励志斋丛书》本、《历代诗话续编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等,还有陈应鸾《岁寒堂诗话笺注》,由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

    十卷。明熊宗立(详见《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》)撰。此书成于明正统五年(1440),内容主要对钱乙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和陈文中《痘疹方论》类证注释,疏源导流,融会贯通。卷一至卷三为论证,共三十九篇,每篇均有

  • 周易传义合订

    十二卷。清朱轼(1665-1736)撰。朱轼字若瞻,号可亭。江西高安人。康熙三十三年(1644)进士。官至大学士,谥号文端。此书因程颐《易传》、朱熹《易本义》互有异同,故互相参照编为一本,不再两说均可

  • 诗补传

    三十卷。范处义(生卒年不详)撰。范处义号逸斋,金华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经学家。曾任殿中侍御史,除《诗补传》外,著有《解颐新语》等。范氏认为《诗序》是国史及作诗者之本意,有圣人之言,然而“其不通者辄欲废

  • 何震川先生集

    二十八卷。明何洛文(约1580前后在世)撰。何洛文,字启图,河南信阳人。生卒年未详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,改庶吉士。神宗即位,擢修撰,充经筵日讲官,历中允谕德侍读学士掌院事、詹事府少詹事、礼部

  • 聿修堂遗书记

    一卷。日本丹波元简(1755-1810)撰。丹波元简,字廉夫,号乐窗,出身世医之家,著述甚多。其书大都汇刻于聿修堂丛书中,此书未收入。作者校记隋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,辑成此书。校本所据为元刊本、抄本、

  • 五灯会元

    二十卷。宋代释普济(生卒年不详)撰。释普济是其法名,俗姓杨,姚安(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)人。《五灯会元》为佛教禅宗史书。所谓“五灯”系指:1.法眼宗道原撰《景德传灯录》,2.临济宗李遵勖撰的《

  • 景迂生集

    二十卷。宋晁说之(1059-1129)撰。晁说之,字以道,自号景迂,清丰(今河南清丰县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进士。苏轼以著述科荐之。曾守成州,因岁旱尽免民税,转运使大怒,督责甚严,因此请求告老还乡

  • 毛诗蒙求汇琐

    二卷。清代薛韬光撰。薛韬光字少文,江苏上海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是书自题云:“暇览经籍,有概于心,辄疏记之,或旁推交通之”,大旨补《毛诗蒙求窾启》所未备,亦有与《毛诗蒙求窾启》互参者。所引率传疏旧说

  • 春秋复始

    三十八卷。崔适(1852-1924)撰。崔适字怀瑾,一字解甫,浙江吴兴(今湖州市)人。清末民初经学家。初学于俞樾,治校勘训诂之学。后受康有为《新学伪经考》影响,专讲今文经学,为近代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。

  • 韵母

    五卷。明吕维祺撰。《音韵日月灯》之一。吕氏生平见“音韵日月灯”。吕氏谓字者孳乳增多者也。母之生子必本其父。父一而已,母有七,宫商舌牙之类是也。母有三十六,见溪之类是也。有开有合,分其族氏。有清有浊,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