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尚书古义

尚书古义

二卷。清惠栋撰。此书对于古文孔传主异义。比如“平章百姓”一条,《尚书大传》作“辩章”,《史记》作“便章”;而下文“平秩”中的“平”字,《大传》作“便”,郑玄也作“便”,“便”与“辨”同音。然而《毛诗》“平平左右”,《毛传》云“平平,辩治”,服虔也说:“平平,辩治不绝之貌”。因此,惠栋认为“平与辩可通用,古文作平章,不误”。其他诸多解释,或有可取,或有谬误,但可取之处甚多,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此书有嘉庆省吾堂刊本。

三卷。清胡兆鸾撰。胡兆鸾字律孙,湖南长沙人,生卒年不详。胡兆鸾认为,欲识孔传本《尚书》之伪,就应当知道古谊之可贵;欲知古谊之可贵,则当求是古书,以相证明。墨子生于孔子之后,孟子之前,当时的《尚书》真本还存在,墨子游关中时,就载书甚多,说明墨子也是一位勤于稽古的文士。《淮南子·要略训》称墨子学儒者之业,受孔子之术,则其所称《尚书》,一定是孔子删定的本子。于是胡兆鸾就依据《墨子》的篇目顺序,编辑成此《尚书古义》一书。书中对于阎若璩、王鸣盛、江声、魏源、程廷祚、陈乔枞等人称引《墨子》有关《尚书》的古义之说,对其略而不详者加以补充,对其是者则从之,非者则进行订正,其难以强通者则不复诠释。全书考辨详明,极为精审,凡征引他人之说者,均一一标明出处。对于《墨子》说事,虽各详其义,但并不根据它来改动经文,若有所伪脱,胡氏也能根据本书进行校正,实为难得。本书有民国四年(1915年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韵考

    五卷。清纪容舒撰。纪容舒字迟叟,号竹厓,直隶献县(今河北献县)人。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举人,官至姚安府知府。通音律,尤精古韵。尚著《玉台新咏考异》、《杜律疏》等。孙愐《唐韵》久佚,北宋雍熙三年(

  • ■溪诗话

    十卷。宋黄彻(约1139前后在世)撰。黄彻,字常明。福建莆田人(《八闽通志》作邵武人)。生卒年不详。宣和六年(1124)进士,授辰州县丞,为官颇有政绩,后因忤权贵弃官,遂终于家。著有《溪诗话》。是集为

  • 元宫词

    一卷。明朱橚(?-1425)撰。朱橚字不详,明太祖第五子,生年不详。初封吴王、寻改封周王,谥曰定王,好学能词赋,著有《救荒本草》(已著录)、《元宫词》。此书卷前有自序,略云“永乐元年,钦赐余家一老妪,

  • 韵综

    八卷。清陈诒厚撰。诒厚又名学诗,字连庭,大梁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其自序云:自束发以来,六书未学,五音未审,每拈一韵,十失八九。乃取《康熙字典》、《佩文韵府》二书详为校核,先于一韵中厘其部画,复于每字之

  • 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

    卷首九卷。正编三百五十二卷、续编三十六卷、附编十二卷。清桂庆等奉敕撰。卷首有清仁宗序、庆桂等恭进剿平三省邪匪方略表文,此外有清高宗御制诗三卷、仁宗御制诗六卷。是书汇集自嘉庆元年至嘉庆十四年有关镇压三省

  • 尚书王氏注

    二卷。清马国翰辑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云:“肃善贾马之学,而不好郑氏,采会同异,为《尚书解》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《尚书》十一卷,王肃注;《尚书驳议》五卷,王肃撰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有《尚书》

  • 扬州梦传奇

    二卷。清岳端(1671-1704)撰。岳端后改名蕴端,字兼山,又字正子,号玉池生,别号红至室主人,其父岳乐,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,封晋安亲王,参与执政,掌宗人府事。十五岁受封为勤郡王,后革黜,为闲散宗

  • 孟子要略

    五卷。宋朱熹(1130-1200)撰。熹字元晦,号晦庵、紫阳,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教育家。一生以著述讲学为主,主要著作有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、《伊洛渊源录》、《名臣言行录》、《资治通鉴

  • 今文周易演义

    十二卷。明徐师曾撰。师曾字伯鲁,江苏吴江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,官至吏科给事中。师曾初从吕祖谦之说,著《古文周易演义》一书,不传。后因明代取士用注疏本,才又撰著此书。大旨以阐发《本义》为主。

  • 以恬养智斋诗初集

    四卷。清程庭鹭(1797-?)撰。程庭鹭,字序伯,号蘅芗,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)人。诸生。工诗文及篆刻。卷首为程序伯先生遗著目次:《以恬养智斋诗初集》四卷、《以恬养智斋诗二集》十六卷、《以恬养智斋集外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