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清叶申芗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叶申芗编成《天籁轩词谱》之后,觉得不可无词韵以辅之,乃撰本书。叶申芗认为《菉斐轩词韵》体例甚乱,且诸多当收之字未收,遂以郑春波《绿漪亭词韵》为蓝本,增收韵字而成。《天籁
六卷。续志 一卷。清朱绪曾撰。朱绪曾(约1796-1866),字述之,上元(今南京)人,目录学家。道光举人,官至知府。平生嗜好读书、藏书,常常撰其大意,作成题记,著作甚多,《开有益斋读书志》是其目录学
十卷。附清凉山志二卷。清雅德修,汪本直纂。雅德,满洲正红旗人,乾隆四十四年(1779)任山西巡抚。汪本直,江苏人,进士,知介休县,后迁忻州知州、绛州州判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清廷计划再修《一统志》
一卷。清范士增撰。此卷为范士增以《周易》来解释《尚书》者,如范士增以《周易》中的“天下文明”解《尚书》中的“光被四表”;以“观乎天文以察时变”解释“在璿机玉衡以齐七政”;以“小惩而大诫”解释“扑作官刑
十卷。蜀何光远撰。生卒年不详。何光远字辉夫,东海(今属江苏)人。蜀孟昶广政初,官普州军事判官。《鉴戒录》共六十六则,每则皆以三字标目,与苏鹗《杜阳杂编》略同。多记唐及五代间遗闻轶事,而以蜀事居多。多诙
八卷。《赋抄》四卷。《楹语》三卷。清杨浚(?-1890)撰。杨浚,字雪沧,福建侯官人。官内阁中书,游左宗棠军幕多年,足迹万里,堪称壮游。《诗钞》纪年编次,收古今体诗一千五百二十六首。杨浚酷好作诗,凡有
十二卷。清牛运震(详见《空山堂易传》)撰。此书讲论《春秋》经义不信《左传》、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之说,作者对“三传”的驳诘随处可见,其风格颇近宋刘敞、孙复二家。由于运震博涉群书、淹通经义,其学识足以济辩
四卷。清周炽(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)撰。周炽字旦林,铜陵(今安徽铜陵)人。该书撰成于康熙五十年(1711),分四卷。卷一为隐公至庄公,卷二为闵公至文公,卷三为宣公至襄公,卷四为昭公至哀公。另有凡例二则
六十卷。梁萧子显(489-537)撰。萧子显,南朝史学家,字景阳,兰陵(今江苏常州西北)人。他是齐梁皇族,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,在梁官至吏部尚书,很有文史才能。《南齐书》是一部记载封建割据政权的史书。原
二十四卷。明唐汝谔撰。唐汝谔字士雅,上海松江人。天启中以贡生官常熟县教谕。著有《诗经微言合参》。是书因其兄唐汝询有《唐诗解》,故此以古诗配之。其注释体例略同。《唐诗解》以五七言分古今体。此则分为古歌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