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寿州志

寿州志

①八卷。明栗永禄纂修。栗永禄,字建斋,山西长治人,进士,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6)来任寿州知州。栗永禄来守是州,即有志于州志之纂辑。逾年政事稍暇,与州人共议,设局重修,越二年而志稿成。会栗永禄以迁调他去,继任郑昭杰,以嘉靖二十九年来守是州,始刊行之。此志卷前列序、目录、图;卷一为舆地;卷二为山川;卷三为建置;卷四为食货;卷五为官守;卷六为礼制;卷七为人物;卷八为杂志。此志体例不务新奇,引据皆标其出典,在明代志乘中,可称谨严之作,惟文字过求简约,征引或未及赅洽。有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)刻本。②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席芑纂修。席芑,江苏吴县人,监生,清乾隆三十年来任寿州知州。寿州旧志,创始于明正统年间,重修于嘉靖年间,再修于万历年间,三修于清顺治年间。自志不修,迄乾隆年已百余年。此志谋始于乾隆三十一年(1766),于三十二年,三易志稿而书成。此志大抵据顺治李大升志损益而成,其体例尚无巨谬,然分类稍有失当。旧志兵防中,后事缺而不载,此则从正史及《通鉴》中,将兵事中有关寿州者,一一录出,以补旧志之阙。此志又以诗文中有关地理掌故者,附见于诸篇。前人著述,又鲜可载,此则不立艺文一门。凡此皆非旧志所能望及。有清乾隆三十二年(1767)刻本、抄本。③三十六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曾道唯等修,葛荫南等纂。曾道唯,原任合肥县知县,光绪十四年(1888)来任寿州知州。葛荫南,邑人。曾道唯来任知州,设局于署内,延葛荫南等分任修纂,越一年而书成。此志都凡三十六卷,为志者十有二,卷首列职名、凡例、目录、图说为首卷,次为舆地、营建、水利、食货、学校、武备、职官、选举、人物、列女、艺文、杂类,而以旧志序跋及纂修姓氏附之卷末,又于各志之下,别分子目。此志则仿《安徽通志》之例,参考道光所修,删繁就简,斟酌损益,其义例粗备,然其中亦有沿旧志之误,未有尽汰者。此志中所引诸书,具列原文,标其出典,则有资考据。有清光绪十五年(1889)活字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校邠庐抗议

    一卷。清冯桂芬(详见《校邠庐逸笺》)撰。该书共五十篇,系作者关于救时补弊之作。书名“抗议”,有“位卑言事之意”。内容涉及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财政、教育、取士用人等。书中尖锐指出其时弊政丛生,“夷患不已”

  • 左国异同考

    三卷。清宗彝撰。该书对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二书记事的异同详加考证,加以罗列。该书为原稿本,卷首有民国元年(1912)作者自序。

  • 孝经详说

    六卷。清冉觐祖(1637-1718)撰。冉觐祖字永光,河南中牟(今中牟)人。著述有《天理主敬图》一卷、《性理纂要》八卷、《正蒙补训》四卷、《四书玩注详说》、《易书诗礼春秋详说》、《孝经详说》、《阳明疑

  • 孝经集灵节略

    一卷。陈继儒(1558-1639)撰。陈继儒字仲醇,号眉公,又号麋公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明代文学家。著有《眉公秘籍》、《陈眉公全集》等,刻有《宝颜堂秘籍》六集,辑有《国朝名公诗选》。是本系就《孝经

  • 楚范

    六卷。明张之象(1496-1577)撰。张之象字元超,号同鹿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嘉靖中,官浙江按察司知事。有《太史史例》、《楚骚绮语》、《彤管新编》、《唐雅》、《唐诗类苑》、《古诗类苑》等书。本书共

  • 华严经游意

    一卷。唐代释吉藏(549-623)撰。吉藏,俗姓安,本西域安息人。祖世避仇居南海,住交广(今越南、广西)一带,后迁居金陵(今南京),吉藏生于金陵。童年时,其父引他见真谛,遂赐名吉藏。吉藏七岁(一说十三

  • 青磷屑

    二卷。明应廷吉撰。应廷吉原名喜臣,字棐臣,浙江鄞县人,生卒年月未详。明天启丁卯(1627年)进士,曾任砀山知县,淮安府推官,佐史可法幕,赴军前为监纪。应廷吉精于天算勾股之学,足智多谋,善风鉴,于史可法

  • 易学滥觞

    一卷。元黄泽(1260-1346)撰。黄泽字楚望,资州内江(今四川内江)人,家于九江。大德中(1297-1307),先后为景星、东湖书院山长,秩满即归,闭门授徒以终。事迹具《元史》本传。黄泽著述甚丰,

  • 仪礼释官

    九卷。清胡匡衷撰。匡衷另有《畿内授田考实》,已著录。书首自序称:“周官三百六十,皆纪天子之官,而诸侯之官弗传。春秋列国之官,莫详《左氏传》,而往往出东迁后,不尽可据。惟《仪礼》制自周公,燕射聘食诸篇,

  • 后汉书辨疑

    十一卷。清钱大昭撰。钱大昭,有《汉书辨疑》已著录,《后汉书辨疑》体例与他所撰著的《汉书辨疑》大体上相同。统观全书,卷四《安成孝侯赐传》“同抛财产”,引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“抛之山中”,证论“抛”字不是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