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宸垣识略

宸垣识略

十六卷。清吴长元撰。吴长元,字太初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乾隆时为布衣食客,屡为京朝士大夫仇校秘册,就其所见,撷具精华,著《天厨杂嚼》,未授梓,改名为《名胜观光计》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),大学士英廉等人,奉撰《日下旧闻考》,以朱彝尊《日下旧闻》原本,删繁补漏,成书一百二十卷。篇幅浩博,取携不便。况且此书为天禄宝章,一般人获读不易。吴长元客居京师十余年,留心掌故,经一坊巷、一梵刹,必询其所自,准备撰京师景物、游长安的续篇,正值《日下旧闻考》颁行,便依二书所辑,提纲挈领,综括其大纲,参之掇拾。上自宫府,下迄郊垌,约成此编,名《宸垣识略》,所采不出旧闻考,仅增王侯甲第、名人故宅。此编成于乾隆五十三年(1788),全书共十六卷,分天文、形势、水利、建置、大内、皇城、内城、外城、苑囿、郊垌、识余十一门,各门附总图,分图若干幅。改制巾箱本式,便于携带。所辑范围,只限京师地域,以故旧京畿各门一不采录,其部居分别。卷末识余,旧闻考的风俗杂缀,皆有关朝野故事的趣闻。此编最早的版本是乾隆五十三年(1788)池北草堂刊行本,光绪二年(1876)有新镌本,邵晋涵序,称吴长远《宸垣识略》,虽系采摭旧闻,以旧闻考而成,但其中自述闻见,为二书所无者颇不少,遂依朱彝尊原本,以官署散入城市中,不照旧闻考例,另立专门,其它增入王侯宅第,并附录会馆地址,添加地图,续辑新诗筹,皆为是书独有的条目,考古纪方,允称佳本。较原书更精祥简易。通部无可指之讹。唯其取用旧闻,不著出处。外城地域,遗漏天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藏音义

    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之别称,《宋高僧传》等称之。详见“一切经音义”。

  • 周易傅氏注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傅氏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傅氏大致为齐梁间人,生平事迹未详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,傅氏撰有《周易》十三卷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载有傅氏《易》注十四卷,《启蒙翼传》亦云十四卷

  • 春秋师说

    三卷。元赵汸(详见《周易文诠》)编。此书是由赵汸记录整理的黄泽论《春秋》之语录。赵汸曾师从黄泽,其初一再登门,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。后复往留住二年,得黄泽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《春秋》之要。此书行文称“

  • 黄帝祠额解

    一卷。明李维桢(详见《史通评释》条)撰。此书是李维桢奉诏谒黄帝陵,见旧祠取鼎湖之事,额曰龙髯,于是便作此书以辨其不经,认为骑龙即乘六龙之义,其实在《子华子》中已有此说,无庸复赘。又举百家所言黄帝神灵诸

  • 农书

    ①三卷。附蚕书一卷。《农书》,宋陈旉(1075——?)撰。陈旉,江苏人。陈旉博学多才,不肯为官,大约生活于北宋、南宋之间。洪兴祖为《农书》所作序中称,“西山陈居士,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,释老氏、黄帝、神

  • 春秋周鲁纂论

    八卷。清张孝龄撰。孝龄,益阳(今湖南益阳)人。该书依据《春秋》经传等有关史料,摘录其中关于周王朝和鲁国的史料,并加以评论。有清嘉庆十八年(1813)南村刊本。

  • 荆门耆旧纪略

    三卷,《列女纪略》一卷,并清胡作柄撰。胡作柄,荆门(今属湖北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荆门旧有志,明末散佚。胡作柄乃搜集旧闻,于康熙五十七年(1718)至五十八(1719)年之间首先编成《荆门耆旧纪略》

  • 后七国志

    见《乐田演义》。

  • 骈字凭霄

    二十四卷。明徐应秋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应秋字君义,号云林。浙江西安人。万历四十四年进士。官至福建布政使。此书采掇经史骈连之字,以备词藻之用。全书诠义十卷,释名十四卷。每卷又各分若干子目。注释简略,有的

  • 女直考

    ①一卷。附《朵颜三卫考》一卷。原题天都山臣撰、武林翁业阅。真实姓名不详。《女直考》一书专门记载建州女真的祖先猛哥帖木儿的一些遗事,对建州女真早期的发展、猛哥帖木儿与明朝的关系、明朝边臣对猛哥帖木儿的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