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太平惠民和剂局方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

十卷。附指南总论三卷。宋陈师文(生卒年不详)等撰。陈师文,北宋末临安(今浙江省杭州市)人,曾任库部郎中,提辖措置药局,大观中(1107-1110)奉敕与裴宗元等人校订官药局所藏医方,辑成《和剂局方》五卷。南宋绍兴十八年(1148),官药局改称“太平惠民局”,此书遂称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并增补为十卷。此书历经增补,后附《指南总论》三卷,不知加于何时。书中收入七百八十八方,分十四门:治诸风、治伤寒、治一切气(附积聚脾胃)、治痰饮(附咳嗽)、治诸虚(附骨蒸)、治痼冷(附消渴)、治积热、治泻痢(附秘涩)、治眼目疾、治咽喉口齿、治杂病、治疮肿伤折、治妇人诸疾、治小儿诸疾。内容涉及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各科疾病,方药皆经名医精选,每方必详述主治范围、配伍、数量并制剂方法等。此书盛行于宋元之间,对后世影响很大,至今尚有许多成药沿用其方。书中亦有不少差讹之处,系因流传误写而致。书后所附《指南总论》三卷皆从《图经本草》中抄撮而来。其卷上总论处方、合和、服饵、用药诸法原则,并论及药性畏恶相反、服药禁忌及炮炙类例等;卷中阐述了中风、伤寒、瘴症等证治方法;卷下也是阐述诸种证治方法的内容。有元建安高氏日新堂刊本,元留畊书堂刊本,明刊本,清道光十年(1830)渤海高氏续知不足斋刊本,日本刊本,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,198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浙海塘通志

    二十卷。首一卷。清方观承撰。方观承(1698-1768),字遐谷,号问亭,又号宜田。安徽桐城人。祖登峄、父式济因《南山集》案株连,均遣戍黑龙江。雍正十一年(1733)随福彭征准噶尔,还受内阁中书。乾隆

  • 字诂义府合按

    清黄承吉合黄生所著《字诂》、《义府》为一书,各条卞间附按语,故名。黄承吉(1771-1842)字谦牧,号春谷,江苏江都县人。嘉庆十年(1805年)进士,补广西兴安知县,调知岑溪。与同县江藩、焦循、李钟

  • 清满洲八旗世系

    三册。撰者不详。记嵩佳氏、赛密勒氏、尼玛察氏、拖沙喇哈番额尔等世系。用满文撰写,间附汉文。现有稿本。

  • 商河县志

    ①十卷。明曾一侗修,詹应阳纂。曾一侗,河南陈州人,举人出身,万历十二年(1584)任商河县知县。詹应阳,邑人,举人出身。《商河县志》,创修于明嘉靖年间贾枢,此志为再修。曾一侗到任后,征集邑之故闻,开馆

  • 日讲易经解义

    十八卷。清牛钮等奉敕撰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3)制序刊行。康熙于《易》喜朱熹之学,于是以朱熹《周易本义》为主体,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《本义》者撰为此书,以为经筵讲读之用。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,明

  • 千家姓文

    一卷。清崔冕(生卒年不详)撰。崔冕字贡收,巢县(今安徽省安庆)人。本书以乡塾所传百家姓为底本。原本语无文义。作者翻阅大量史传,得复姓三十四,单姓九百七十二,共计一千零六姓。作者联属其文,较原书为雅驯,

  • 说文新附考

    共七卷(《说文新附考》六卷,《续考》一卷)。清钮树玉撰。参见《段氏说文注订》。是书系为考辨“大徐本”新附、新补字而作。钮氏认为附者不当附,补者不当补。钱大昕叙曰:“《说文》所以仅存者,实赖徐氏昆弟刊校

  • 西征记

    一卷。宋卢襄撰。卢襄,字赞元,衢州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为卢襄赴京春试时记行之作,《四库提要》考证其当作于哲宗时。所记之事均无所考据,又杂载诗歌,颇近传奇小说之流。有《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》本

  • 嘉荫簠论泉绝句

    二卷。清刘喜海撰。刘喜海,详见《长安获古编》条。本书分上下两卷,前有嘉定周其悫序,后有道光十八年张开福跋。卷首有凡例九条,上卷八十六绝,下卷一百一十四绝,共诗二百首。每诗之下,各附笺注。刘氏喜好金石,

  • 毛诗复古录

    十卷。清吴懋清撰。懋清字澄观晚号回溪,广东吴川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庆二五年(1810)举人,例援中书科中书衔。懋清著述甚多,此书为徐琪任广东学政时付梓,其自序曰:“犯三不韪欲订毛经,而补序补传,厥罪大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