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地理大全

地理大全

一集三十卷、二集二十五卷。明李国木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国木,字乔伯,汉阳(今属湖北省)人。此书是李国木编撰的堪舆类图书集成。全书分一二两集。其第一集第一、二卷为晋郭璞《葬书》;第三至六卷为唐邱延翰《天机素书》;第七至十卷为唐杨筠松《撼龙经》、《疑龙经》、《葬法倒杖》;第十一至十四卷为宋廖瑀《九星穴法》;第十五卷为宋蔡元定《发微论》;第十六卷为明刘基《披肝露胆经》。第十七至三十卷为《搜玄旷笔》,称遁庵古者,为李国木所撰。此书第二集第一卷为唐曾文《青囊序》,第二卷为杨筠松《青囊奥语》,第三至六卷为杨筠松《天玉经内传外编》,第七至十一卷为元刘秉忠《玉尺经》附《遁庵原经图说》,第十二至十四卷为宋赖文俊《催官篇》附《遁庵理气穴法》,第十五至十六卷为宋吴克诚《天玉经外传》、《四十八局图说》,第十七至二十五卷为《索引玄宗》,也是李国木自撰。此书凡例,其第一集专论峦头,第二集专论理气。书中所收,以多为丰,真伪并存。李国木自撰附图附说约占全书内容的一半。大都陈因旧说而不做辨证。如其关于《玉尺经》的收录,原称刘秉忠集已属传说,而李国木又标题为“陈抟著”、刘秉忠集,并作跋文称自己与师友讲论已成一帙,幸得伯温(即刘基)原本,与子注若出一揆,因为初其缺遗,仍附图说。据此,《四库提要》作者认为所谓刘基注《玉尺经》,“即国木假为之,以欺世也”。此书卷首题“李国木删定”,《四库提要》称此是李国木集诸家之书而篡改的标志。尽管清代学者对此书不甚为重,然此书搜罗广泛,实为堪舆之学的集大成,为后世学者研究古人地学及风水学的重要参考文献。《四库提要》据通行本将此书著录于术数类存目。现存清通行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和论画杂评

    一卷。该书为《王氏画苑》所载,题曰宋徽宗皇帝御撰。该书内容与《宣和画谱》持论相合,盖为明人伪托之作,故《四库全书》未予著录,只存其目。

  • 周易阐象

    五卷。清蔡首乾撰。首乾字逊含,福建漳浦人,乾隆诸生。其伯祖鼎曾著有《易蔡》,祖父惕园亦通易理,家学深厚。此书以阐象为主,方法有正对,有反对,有上下互,有总互,有移置上下等。于每卦卦画之下必注书上互某卦

  • 杨升庵夫人乐府词余

    五卷。明杨慎妻黄氏撰。其生卒年未详。是书虽标黄氏撰,但其所作实数不多。黄氏为杨慎之妻。杨慎(1487-1559)字用修,号升庵,四川新都人。正德六年(1511)廷试第一,授翰林修撰。世宗立,充经筵讲官

  • 农说

    一卷。明马一龙(1490-1562)撰。马一龙,字负图,一字应图,号孟河,溧阳(今江苏溧阳)人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中进士,官至国子监司业。马一龙辞官后,亲自从事农业生产,痛感农夫不会讲哲理,而那

  • 明珰彰瘅录

    一卷。明顾尔迈(生卒不详)撰。顾尔迈,淮安(今江苏省淮安县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《明珰彰瘅录》之“珰”即宦官,“彰瘅”即“彰善瘅恶”之义。该书取材《实录》、《宪章》、《中官考》诸书有关宦官之文,而详加评

  • 弘光日录

    见《弘光实录钞》。

  • 尚书解诗经

    一卷。清范士增撰。是卷以《尚书》成句解《诗经》。如以“弗慎厥德虽悔可追”解“氓之蚩蚩”全旨,以“时谓淫风”解《采唐》全旨及《溱洧》全旨,以“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”解《伐檀》全旨,以“乃心罔不在王室”解《

  • 周易侯氏注

    三卷。辑佚书,唐侯果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侯果生平事迹不详,《唐书》儒学传褚无量传内有“国子博士侯行果”。马国翰认为行果乃其字,果为其名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不载此书。马氏据李鼎祚《周

  • 问辨录

    十卷。明高拱撰。高拱字肃卿,新郑(今属河南)人,嘉靖进士,官至文渊阁大学士。此书取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疑义,逐条辨驳,既有不少精到之见,也有一些推求不当之处。该书不以朱熹地位之高而苟同苟异,大胆辨难,

  • 穀梁申义

    一卷。清王闿运(详见《周易说》)撰。王闿运是清末著名的今文学者。他认为历代研究《穀梁传》的人很多,著作也不少,但能切中其义旨的为数不多。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》虽然引证广博,在保存汉晋旧说方面有一定的成